优文档网 >工作报告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5篇

写教学反思是优秀教师成长必须要经历的重要环节,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下面是优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高中政治教学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5篇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篇1

我校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经过半学期的具体实践。我粗浅的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说大话说空话的课,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离现实社会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让广大的学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如我们的政治课现在分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学"等模块。使得我们的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虽然新课程具有这么丰富的生活社会底蕴。但我们教师也不能仅仅从教材的方面去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新的教材最终也会变成旧的教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授课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知识和学生周围的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紧密联系起来。让教材的知识很好的融入到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当中去。从而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应一如既往的突出自己的德育特色

每一门的学科教学时都应该要注意学科性,没有学科性的话就体现不出其科学性,就不能体现自己的学科特色,而我们的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主,兼有智育性质的学科,它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新的课改下我们的政治教学还应该重点的突出自己的德育特色教育这一块,应该要充分利用教学的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突出政治课的特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教育。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师应激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学生往往对我们政治课教学的无味与空洞的说教感到极其的厌烦,因此导致了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的学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我们新课改就是避免政治和生活和社会相脱节,实践也证明,根据新课程的特点,恰如其分的设置各种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还能提高新课程的落实效果。同时在半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应该要走出以下几个我们很容易走进的教学误区。

①课堂气氛是否越活跃越好

很多人认为新课程教学的课堂气氛一定要活跃,这一观点使得我们教师千方百计地调节课堂气氛,如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我们往往很容易离主题却越来越偏,比如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那么这时候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就很难相统一。这时候有可能会导致一个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要让知识和气氛协调好,不能一味的强调课堂气氛。

②教师是否讲得越少越好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那么是否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我们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但如果这样忽视了教师的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使学生没办法很好的吃透教材,理解其中的中难点,所以实际上我们教师不应该提倡这样的少讲,我们应该要尽量的精讲有启发性的讲。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学生的自主学习。

以上是对新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具体的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让我们的教学真正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真正走进学生心灵,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篇2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内容的“枯燥”,尤其针对政治学科在会考中遇到的学生不喜欢学的“尴尬”情况,就决定了在政治会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根据本人在政治课教学上的摸索,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逐渐摸索出了,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就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第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政治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每节课的先导。成功的新课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就必须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环节。利用乡土资源导入新课,能从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出发,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由于乡土材料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尤其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的时候,他(她)们更是有一中主人公的感觉。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企业与劳动者》这一问题时,学生都事先进行了调查,并在课上进行了相互交流,而且以学生调查的素材导入新课。

如:“我们了解到了查干湖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04年末,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经济收入3亿多元,到2005年,查干湖旅游度假区迎来了几年来的最多游客,仅‘五一’黄金周第一天,来区游客就达到32000多人,是去年同期的10倍,当天景区旅游综合经济收入就达到1000多万元。那么旅游业是属于哪一个产业呢?它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有何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知识。”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乡土材料导入新课,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为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

在这方面,我主要采用适时应用乡土课程资源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迫切追寻问题,学习课文内容,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运用乡土材料能使学生有亲近感,从而产生认同感。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经过学生的探究和内心的体验,才会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因此,在化解教学重点、难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乡土材料,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可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我们用了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串香蕉,演绎了一个“买水果”的小品故事,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梨、苹果、香蕉与水果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梨、苹果、香蕉这些个体无论怎样特殊,都具有“水果”的共性,而作为共性的“水果”,也离不开“梨”、“苹果”、“香蕉”等个体。

这些乡土实物的运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印象,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乡土的朴素感情。在学习高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向管理要效益”时,我们准备了一个瓶子、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一些细沙、一杯水。先用石头填充瓶子,不能再用石子填充时,还可用沙子填充,不能用沙子了,还可再倒水,不能再倒水时,还可以再充进其他气体……看似“满”了不能再装的容器,其容量的潜力原来如此惊人。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明白: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力,让石头、砂子、水、空气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也有利于同学们形成“潜能无限”的观念,树立自信自强的人格。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也明确要求,政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政治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有一组研究数据显示不同方式对学习掌握知识的不同效果:讲课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小组讨论50%,实际操作75%,教会学生立即应用所学知识90%。这组数据表明,学生听课及阅读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而讨论、实践和应用有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锻炼能力,需要突出实践应用。

这就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可以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式。通过对政治课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来选择探究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

例如,在讲公司制的时候,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别实地参观了松原市的几个中省直企业,例如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前郭炼油厂、吉林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的精神,同时也通过这种有意义的调查研究,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总之,乡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它能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优化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篇3

自20xx年以来,我一向担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科任。这些年我在同事们个性是在丘广辉教师工作室的指导帮忙下,用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实践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高中政治教学水平。我在教学实践中将以往的政治课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后的政治课的资料与教学模式的比较中有了新的认识,总结以下几点:

一、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完美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主角,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构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氛围的营造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就应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根据课堂教学的资料确定适宜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理解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齐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作为当代中学生,在金钱面前应当作出怎样的选取?学生中存在很多看法,教师可采取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等活动,一方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反映学生对金钱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潜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决定的同时,为学生带给鲜明的基本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

二、搞好教学的调整与优化。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资料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在教学中我透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透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透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到达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如在讲述《文化的多样性》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国家民族的各种文化,让学生充分感受世界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到达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三、实践导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长期以来,政治教学都陷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热情低,课堂效率低下,考试成绩差。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减轻学生课后补课的负担,提高考试成绩,我们备课组大胆在高一政治课中实践导学案教学的方法,寻找适合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模式。透过学案导学教学实践,我欣喜地看到课堂的效率被大大提高,学生能看见自己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到达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几个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例如:在导学案设计上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潜力。但缺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这是我在导学案上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四、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调动学生的兴趣。由于乡土材料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尤其在搜集事先布置的材料的时候,学生更是有一中主人公的感觉,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用心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客家文化去设计各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与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结合自己的体验,我们客家人有哪些传统文化?可否用一两个事例加以说明?”那里,由学生举出一些例子,老师将这些例子归纳为几个方面: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参与教育科研,促进反思的超越。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潜力;有助于教师把已有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提升对教学的理论性认识;有助于在教学中发现新的问题、新的现象,并主动去探讨,构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任教以来我认真用心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潜力。我认为只有在学术上严谨,才能够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师知识积累多了、深了,学生才能信任老师,愿意理解老师教导。

会反思是一种智慧,也是完美人格的表现,作为优秀的教师务必是一位善于质疑,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篇4

人的发展,始终是教育关注的核心。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都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根本。学校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人的前沿阵地,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政治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沉闷无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提问毫无技巧。真实的情况是如何呢?全莉娟、邾强写的《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1)告诉我们:课堂提问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流于形式之嫌;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多属“低水平”认知的问题,而缺少高水平认知,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了解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问题一:教师从此沉默是金

新课程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但是,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问题二:学生活动一发不可收拾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方式不外三种: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深层式的学习方式和成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属于表层式的,就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其模式基本如下: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也就是用几个小品或者案例构成一节课,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这样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上政治课就是搞活动、玩小品,至于有没有掌握知识和能力,倒是其次。

可以肯定的是,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学生参与,开展必要的学生活动;但更强调活动教学只是对学科课程、学科教学的辅助。高中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的思想趋于成熟,思维趋于深刻。因此,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就不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设计几个小品或笑话;也不应该以知识为核心来设计相关的活动。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轻松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问题三:从“满堂灌”到“满堂问”

课堂提问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课堂提问的技巧更加是万千课堂现象中的冰山一角。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形式。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却能表达和反映内容。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以为提问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所以课堂上教师就利用各手段,比如说让学生朗读课文,一遍又一遍地叫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结论,甚至上课画重点来让学生加强记忆。又或者教师提出已经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又采用齐答的方式。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讲只是维护了教师作为知识掌握者的权威。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基本上都是传授知识、应付能力的灌输式的教学取向。所提问题集中在认知记忆性方面。因此,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新课程教学的“满堂问”。

课改后,认知记忆性问题的减少,创造性问题的增加,教师应该大力开发能激起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途径,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固然符合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但从实质上来说,教师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注重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的培育式的教学观就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

二、高中新课程政治课堂教学的建议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不管是课程的安排、校本的教研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都要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课程的性质,理解课程设计的思路,准确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的实施。

首先要定好教学目标。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质所决定,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目标。高中政治的分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由于新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学生评价方案和高考制度等相关配套方案尚未出台,处在新课程第一线的高一教师比较迷茫和彷徨。究竟课应该怎么上?对学生怎样进行评价?高考怎么考?……都是他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在这一些都没有底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依然按照以往的做法,以知识为中心,以高考为目标。其实新课程的实施依旧处于换汤不换药的状态。所以,目前最紧迫的应该是我们广大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定好新课程的目标,并且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其次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现行高中政治新课程的《经济生活》部分,强化了教材的生活逻辑,弱化了学科逻辑;在内容上突破了以往的繁、难、旧等弊端,显得简单明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喜欢将新课程与旧课程进行比较,甚至将旧教材作为参考书。这些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有意识地对学生渲染新旧教材中观点的异同,并且将新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补充进来。例如新教材在讲到“商品”的时候,并没有讲到“使用价值”。有些教师就将旧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补充进来。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混乱,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遵守新课程的理念,要恰当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再次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关系以及学生本身各方面的关系。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改后,由于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课堂上就不能只是由教师完全掌控学生学习的内容了。学生自己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探究性成果(探究性课题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的),全班同学针对发言内容提出问题而后必定会引起大规模的讨论。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学到教师没有预计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不是某本教材知识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那么,教师作为知识权威方面的影响肯定比以前减弱了。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篇5

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培育出21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就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本事,就必须深入推进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本事和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构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德育课程。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这几方面有过进取作用,可是随着时代发展显却得有些过时、陈旧、不太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新课改条件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从培养高规格创新人才的高度出发,加强自身修养,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确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大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本事要提高。

(一)运用新课程理念,实现观念大转变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教师不仅仅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学生为本,确立双主体地位,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并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学习与之相关的教育教学教育理论。另外,在工作之余经过多种途径,如电视、网络、报纸、期刊杂志等及时了解当前的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真正理解新课程中所包含的新理念并理解新课程以丰富自我的教育专业知识,从而外化为行动,乐于实践新课程。

(二)遵循新课程目标,培养多种本事

1、完备专业知识的本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提高,新课程增删了许多资料,如《经济生活》中删除“个体劳动者生产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这一段增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政治生活》中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文化生活》中将第81页的材料二改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等,所以就需要政治课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自我专业知识的不足,经过各种途径补充新的专业知识,补充新课程增加的资料,理解删减修改的资料,从而丰富自我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游刃有余。

2、过硬的教学本事。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进取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本事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需要政治课教师必须保证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进取探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探讨贴近学生生活并能为学生生活服务的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教学实效,才能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搜集信息的本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供给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善于发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的本事,不断收集、分析,归纳、处理各种信息的本事和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本事,学习当今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经验,从知识的广度、深度上调整自我的知识结构,不断注入新的知识资料,以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学研究的需要。如经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国内外重大时政及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引入课堂,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使抽象的课本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浅出的帮忙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4、整合课程的本事。政治课教师应当学习并深刻理会新课改中有关课程的理念,跳出书本框架的限制和束缚,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高屋建瓴的统观全局,不仅仅能够改变已有的课程,甚至能够创造新的课程。为此就需要政治课教师学习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不仅仅要进取尝试改造必修课程,还要主动投入到选修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在行动中提高自我的课程本事。

5、开发课程资源的本事。新课改要求政治课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摒弃课本至上的错误理念,从课堂内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去发掘课程资源。为此,需要异常注意3个方面:一是注重开发校内资源。如校内的人、事、物等,都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二是开发本土资源。如以本地实际为题,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可了解、有话说,能讨论,会理论联系实践。三是开发学生资源。如:让学生模仿时政评论节目,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播报有关新闻并简要评析等。

6、正确的导向本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构成进取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现的过程。”引导得当,就能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本事,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7、不断创新的本事。思想政治课的真正实效,必须建立在情感渗透的基础上,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体现。所以,尤其需要政治课教师具有创造性的应变本事,不仅仅要创造性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还要不断培养和提高在不一样的教学情境下迅速、巧妙、正确的解决教学中突发问题的应变本事,用教学机智来提高帮忙学生内化知识的本事,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

8、“授之以渔”的本事。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所以,政治课教师还应具备帮忙学生构成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本事,不仅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新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还要指导他们经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索、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竞争、调查等新的学习活动,从而品尝学习的欢乐,发现自我的潜力,构成主动参与、勇于创新、进取乐观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9、学会教学反思的本事。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说明反思对教师改善工作有独特作用。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监控本事和开发教材的本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除了加强学习,钻研教材外,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二、思想政治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其任务不仅仅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其构成正确的“三观”,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品格,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学资源除了课本、教参、练习册等显性材料,还存在着许多的隐性资源,其中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做人处事的原则等等就是最为重要的隐性教材。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这种潜移默化作用是极大的。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的有构成个人风格和魅力的意识。如在语言上学会取长补短,表达本事好的能够试着将政治教学变成“百家讲坛”的风格;表达本事欠缺的能够试着少说话多展示,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弥补言语的空白。还能够尝试着将幽默艺术运用于政治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枯燥乏味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经过什么方法培养自身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最为根本的,是根基。如相同的教学课件,新教师上的充实无比,学识渊博教师只是随便的讲明重点也有可能比新教师受欢迎,效果好。那是因为学生臣服于教师的渊博,即使教师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还是会配合,会“亲其师,信其道”。即,需要政治课教师努力践行“四好教师”的要求:做有历史职责感的好教师、做为人师表的

好教师、做立德树人的好教师、做专业过硬的好教师。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今日,要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思想政治教师仅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精神是不够的,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有“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并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学习的主导者转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帮忙者,并边实践、边反思、边改善,努力提升自我的教学反思本事,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稳步深入进行,思想政治课才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部编六上语文教学反思5篇

部编语文二年级第一单元教学反思5篇

高二政治组教学工作计划6篇

七八年级政治教学计划7篇

九上政治教师教学计划7篇

七八年级政治教学计划推荐6篇

九上政治学期教学计划7篇

八年级下册政治教学工作总结6篇

九上政治教师教学计划精选6篇

九上政治学期教学计划通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881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