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能力充分体现在制定活动方案上面,预先写好活动方案,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活动本身,以下是优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的: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又称“青龙节”。整个正月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之中,直至过了二月二,年才算过完了。为了给我们的龙年春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并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特举行此活动。
活动内容:
一. 民俗文化展览
1.前期准备:2月27日之前以班级为单位,布置“龙腾瑞气”民俗文化主题刊板,介绍民俗文化内涵,展示学生假期民俗文化作品和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同时,班级准备1—2名学生解说员,能够现场进行介绍。安排好解说员。
2.展区分类:2月27日将举行“龙文化”民俗文化展览活动,展区有:剪纸区 绘画区 书法区 摄影区 面塑区 创新作品展示区、接龙故事展示区、龙文化手抄报区等。
3.展区布置协助:王强 桑成佳 孙龙淼
二、民俗文化竞赛
结合寒假“小龙人”学艺内容,现场将举行以下活动(四项活动的参与人不得重复):
(一) 时间安排:2月27日下午2:00低年级
2月27日下午2:00中高年级
(二)竞赛内容安排
1、画龙点睛。现场创作带有“龙”的图画,可以是铅笔画、彩笔画、素描画等。(画纸自带)
参加人数:每班5人
活动时间:30分钟
地点:学生小餐厅东
奖项:评出一二三等奖
评委:纪军(负责比赛的组织、奖项评定及比赛场地的卫生,对破坏比赛场地卫生及公物的队员、班级要给予减分,确保比赛结束后场地洁净。)
百龙竞秀。可以是用剪刀剪出带有“龙”的图案,并为自己的图画命名;亦可以通过贴、捏塑、拼插、等与龙有关的一技之长。
参加人数: 每班5-10人
活动时间:30分钟
地点:学生主餐厅
奖项:评出一二三等奖
评委:原晓红 王晓华 于燕超 杨丽红 林红色 (负责比赛的组织、奖项评定及比赛场地的卫生,对破坏比赛场地卫生及公物的队员、班级要给予减分,确保比赛结束后场地洁净。)
2、飞针串龙。现场进行穿龙尾大赛,材料可以是彩布及一厘米长的吸管、线、针等。龙尾长且美观富有创意者获胜。
参加人数:每班5人
活动时间:20分钟
地点:教师餐厅
奖项:评出一二三等奖
评委:王欣荣 江爱玲 段志芳。(负责比赛的组织及奖项评定及比赛场地的卫生,对破坏比赛场地卫生及公物的队员、班级要给予减分,确保比赛结束后场地洁净。)
3、笔走龙蛇。现场进行软笔书法展示活动,可以书写龙年对联,也可以书写不同字体的“龙”字。(低年级无“笔走龙蛇”软笔书法赛但可申请报名)
参加人数:每班3-5人
活动时间:30分钟
地点:学生小餐厅西
奖项:评出一二三等奖
评委:杨君轮 王云玲 于梅香(负责比赛的组织、奖项评定及比赛场地的卫生,对破坏比赛场地卫生及公物的队员、班级要给予减分,确保比赛结束后场地洁净。)
三、民俗文化体验
每班邀请1—2组具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要求在某一方面能够传承民俗文化特色或有自己的绝活(折、剪、写、塑等等),并能进行现场展示。现场展示过程中,每位被邀请的民间艺人将带领班级4-6名学生,边展示边指导学生进行体验。
参加人员: 非竞赛人员(每班不超过10人)
活动时间:30分钟 (中高年级2月27日下午、低年级2月27日上午)
地点:文化大厅
组织教师: 邹萍萍 宋彩燕 马骏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0日(二月二)下午两点
二、活动地点:
荣溪园社区居委会
三、活动主题:
公益从头开始
四、参加人员:
荣溪园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理发师
五、活动内容:
1、征集志愿者
征集荣溪园自愿参加此次活动的老人和发型师志愿者,前往所在社区报名。
2、进行理发剪发
老人们按照顺序排队理发,理发师志愿者为老人进行理发,选择理平头或者寸头;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残疾人,本社区推出上门服务的理发师志愿者,帮助其理发。
3、新发型拍照留念
对理发完成的老人们拍照留念,作为“二月二龙抬头”活动的纪念
六、活动目的:
以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为契机,将民族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鼓励大家热爱生活,勤奋工作。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能带动大家热爱公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中来,积极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此外,鼓励大家在平凡工作中乐于创新,为荣溪园建设出一份力。
七、活动要求:
1、本次活动本着志愿的原则,各成员应精心组织,积极做好相关宣传、安全保障和协调工作。
2、活动中所需的理发器材,均为社区提供,请妥善带保管相关器械。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篇3
东新社区以五一社区联谊活动为纽带,以融洽邻里情为目的,大力开展群众性社区联谊文化活动。为确保做好此项工作,社区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构筑载体创亮点
社区将邀请驻区的单位代表、临街商户来参加社区邻里联谊活动,使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实现资料共享、共驻共建、互相支持、和谐相处。
二、工作方法
按照街道办事处的工作,紧密联系社区初建,因地制宜,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以丰富多彩的社区联谊活动为依托,从不同角度合力推进社区邻里之间的和谐、融洽。
三、开展活动、搭建平台促交流。
充分发挥社区联谊活动工作小组、文化宣传队、驻街单位文艺团体的作用,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国家重大节日,适时地组织开展社区联谊文化活动。
1、举办家庭文化展演、风采展示
为丰富社区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进社区邻里感情关系,展现社区居民精神面貌。营造创建文明城市和谐、向上的氛围,举办社区文化联谊活动。由社区组织居民参与的社区邻里文化联谊活动,带动社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高潮。
通过开展现场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居民娱乐活动,带动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社区文化展示,形成社区的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开展喜迎五一联谊活动
社区计划在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组织社区干部和辖区邻里互助积极分子进行五一联谊活动。通过此次促进居民健身运动,活跃居民业余生活,健身强体,增进居民间的相互了解,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渗透力,进一步宣传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激励广大居民参加联谊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社区联谊活动应有的作用。
3、开展邻里联谊运动会
组织举办邻里趣味运动会、新春联谊会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家庭文化,弘扬文明新风和精神风貌,活动旨在重建邻里和睦相处、邻里关系等,增加沟通交流机会,构建和睦邻里关系。
4、开展社区邻里退休老年才艺??
社区计划在九九重阳节组织辖区内退休老年人开展一次才艺展示,把社区有才艺、有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一次才艺展示的平台,做到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真正发挥好社区老年人这一不可忽视的社区联谊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加强引导生活质量
引导居民围绕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大力实施社区邻里联谊行动,为和谐家庭建设奠定思想文化教育基础。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创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新氛围。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篇4
活动背景:
二月二龙抬头由来: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习俗:理发,吃煎饼,戴“龙凤尾”
活动介绍:
活动主题:
二月二龙抬头,赏美景剪龙头
活动对象:
新老客户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
举办场地:
商展广场/项目展示厅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活动对项目进行宣传,收集目标潜在客户资源,为产品销售奠定基础。
2、加深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为增强客户粘性奠定基础。
3、提升品牌知名度,使品牌深入人心。
4、此次活动将为品牌开展系列活动打下良好基础,使整体活动具有持续性和延续性。
5、突出项目的优势和品牌文化。
6、在行业和社会中间产生巨大影响力,塑造企业品牌,扩大企业销售市场份额。
活动内容:
1、凡是在活动当天到访客户,登记留存信息,可以免费获得理发券一张,凭券可以免费理龙头一次。
2、理发券内含有刮奖区,可以刮奖领取礼品
3、摸龙头,集好运,驱蚊虫
4、实拍造型,网络同传,选取最酷造型,获得购物大奖。
活动策略:
1、发放理发券时,将含有奖品的理发券预留出来发放给老客户
或意向客户,非意向客户仅有少数获得奖品即可。
2、实拍造型网络同传,采用实时上传形式,可以聚拢人气,挽留住在谈客户,让客户尽量的在店内停留更长时间。
3、选取最酷造型,每小时选取出两位,发放购物折扣大奖,预留给已经签单的客户,维系客户满意,同时也能带动签单,给予客户压力,迫使他签单。
4、摸龙头,驱蚊虫,集好运,将龙头造型装饰于3米高处,顾客原地起跳摸龙头,可以集好运,并获得礼品一份。注释:
举行活动期间应注意防范用电安全,专业设备由专人看护,并备有紧急医护用品,预防摸龙头时的扭伤救治。为防止人员过多拥挤发生意外,应配置安保人员维持秩序。让活动有序进行。
龙抬头为什么称为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有什么
实际上,之所以说“二月二,龙抬头”,是与古代观测天象的天文学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又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其分为四宫,并依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
其中东宫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很像想象中的龙形星象,便称其为东方苍龙(其它为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年农历二月二傍晚,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而整个“龙身”即其它六宿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为“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月二”祭龙呢?这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也是农田春耕、春播季节,能否风调雨顺,这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而在古代诸神谱系中,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人们便在龙神面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除唱大戏娱龙之外,有的地方还要舞龙、戴龙尾、开笔(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能断文识字)等,以求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民间,则盛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龙王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赶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并立碑告示天下:“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直到第二年二月初一,一位中年妇女背了一袋黄豆走亲戚,途中不慎将黄豆撒了一路,阳光下,这些黄豆闪闪发光。人们看见后高兴地说:“这不就是金豆吗?炒熟了不就开花了吗?”第二天即二月二,家家户户把炒好的、开了花的黄豆供在当院,看管龙王的太白金星一看,确实是“金豆开了花”,便让龙王重返天宫。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纪念龙王,便在每年的二月二炒黄豆,一边炒嘴里还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吃(黄)豆花,大人小孩给一把。”明朝玉米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又用香喷喷的爆玉米花祭祀龙王,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祭祀龙王,还寄寓着人们“引龙伏虫,驱毒除瘟,保佑平安”的愿望。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惊蛰过,百虫苏,蝎子、蜈蚣都露头。”百虫萌动,易传疾病,易伤五谷,而“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驱毒除瘟,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明代沈榜《宛属杂记》载:“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步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撒灰十分讲究,也很有意思:用簸箕盛草木灰,从家门口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畜平安;从临街大门口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镇门避灾;将草木灰呈龙蛇状撒于墙角,以招福祥避虫害。
老百姓过年,讲究个长长久久,圆圆满满。因此,从广义上讲,自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开始,就算过年了,到二月二龙(王爷)抬头,才算真正结束。比如陕北乡间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一段民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初一过大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了年过完。”对老百姓而言,二月二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不仅是苍龙“登天”之日,更是新一年的开始。
因为二月二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春耕在即,百事开端,因此,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要举行多种纳吉活动,如舞龙灯、戴龙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剃龙头习俗,即二月二要理发,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一天理发呢?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而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而陕北在这天,不仅要唱大戏、舞龙灯、放烟火,十里八乡的秧歌队还要聚拢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扭一天,图个圆满。
为了纳吉,连二月二这天吃的食物也要加上“龙”的头衔。如这天吃面条叫吃“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米饭称作“龙子”、春饼称作“龙鳞”、馄饨称作“龙眼”,馄饨面条一块煮则叫做“龙拿珠”,等等。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不同,过节的风俗不同、方式不同。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着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不仅寄托了人们的生存理想,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由来: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篇5
年节过后,迎来了销售淡季,为了更好的引导消费,激发顾客冲动性消费,进一步扩大销售,并带动春装、化妆品、内衣、饰品等女性用品热卖,活动期间推出“靓丽女人情满38,关爱女性购物送礼”主题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3月7日(周五)—9日(周日)共3天
二、[活动主题]:“靓丽女人情满38,关爱女性购物送礼”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一、春之爱·献给女性特别的爱
活动二、春之情·关爱女性购物送礼
活动三、春之意·靓丽女性特惠献礼
活动四、春之舞·魅力女人时尚内衣展
活动五、春之韵·喜庆三八跳棋大赛
活动六、“二月二龙抬头·头饰大展销”暨“二月二龙抬头·糖豆食品特卖会”
四、[卖场装饰]:
五、[广告宣传]: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篇6
活动细则:
一、周二满额赠
周二晚上7:00-8:00之间单次购物满128元的顾客,凭购物小票即可领取价值15元的高档洗衣盆一个(单张小票最高限赠2个)以小票时间为准
二、周三赶大集
每逢周三赶大集,千余商品超低价任您抢!!(所有参与赶大集商品,凭有效购物证明,买贵双倍退还差价)
三、关注微信,好礼相送
扫描二维码关注xx超市微信公众平台有礼相送
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xx超市微信公众平台,即可第一时间了解:最新优惠活动、促销信息、一切尽在掌握!即日起只要您关注xx超市微信公众平台,凭您的微信账号加购物小票免费领取精美礼品一份。(限领一次)
生鲜商品超低价销售:蘑菇2.98元/斤,西红柿3.88元/斤,芹菜0.99元/斤,荷兰土豆2.58元/斤,香蕉2.98元/斤,菠萝2.48元/斤,雪梨3.28元/斤,甘蔗1.98元/斤,草鱼7.98元/斤,蚕蛹3.98元/斤。
二月二吃豆子
炒大黄豆6.90元/斤,炒黑豆8.90元/斤,炒青豆6.90元/斤,蚕豆6.90元/斤。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