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档网 >工作计划

田鼠和家鼠教案6篇

编写教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组织的重要环节,教案可以包括课程的跨学科连接,以促进综合性的学习,下面是优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田鼠和家鼠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田鼠和家鼠教案6篇

田鼠和家鼠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能按照物体的一些特征寻找出相匹配的算式题。

2.通过故事讲述,了解和体会故事的含义。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故事《田鼠太太的项链》的ppt

2.加减法算式题若干,数字0

3.教师教具1和2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小动物们都为过冬在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小朋友们知道小田鼠过冬前要做些什么准备么?(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田鼠过冬要储备粮食)

二、故事讲述

1.出示ppt1,讲述故事第一段(秋天快过去的时候……它找到了很多粮食)

要求小朋友帮助田鼠太太数一数有多少粮食(8袋大米,7个玉米,6瓶花

生仁)提问:“你是怎么数的”“还有更加简单快速的数法么?”

教师小结:数数的方法有很多种,作为大班的小朋友我们在数数的时候可以选择一种又简单又快速的方法,不能像以前一样一个个的数了。

2.出示ppt2,讲述故事第二段(趁天气还没有冷……和我换条新裙子)

提问:“田鼠太太会把粮食拿去换新裙子么?为什么”

再次出示教具一,田鼠太太拿走了4袋大米,3个玉米,3瓶花生仁,提问“还剩多少粮食,帮助田鼠太太一起来算一算”。

要求幼儿看图片用算式提来表示:大米8-4=4,玉米7-3=4,花生仁6-3=3(在幼儿回答的同时教师出示相应的算式题)。

3.出示ppt3,讲述故事第三段(田鼠太太穿上漂亮的礼服……换回一条新裤子)

提问“田鼠太太这次会把粮食拿去换新裙子么?为什么?”

出示教具一,田鼠太太拿走了4袋大米,2个玉米,2瓶花生仁,提问:“田鼠宝宝急的哭了,想让小朋友帮助一起算算还剩多少粮食?”

幼儿看图片一起用算式题来表示剩余的粮食:大米4-4=0,玉米4-2=2,花生仁3-2=1(幼儿回答的同时教师也出示相应的算式提,并请幼儿一起来说说读读)

4.出示ppt4,ppt5讲述故事第四五两段(田鼠太太走在大街上……换回一条新鞋子)

提问:“田鼠太太还会将粮食去换新鞋子么?为什么?”

出示教具一,田鼠太太拿了2个玉米,1瓶花生仁,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田鼠太太还剩下多少粮食,并用算式题来表示(教师出示相应的算式题)

5.教师小结并引导幼儿看图片用算式题来表示粮食是如何一步步变成“0”的

大米:8-4-4=0 玉米7-3-2-2=0 花生仁:6-3-2-1=0

6.出示ppt6,讲述故事最后一段(在刮着北风下着大雪的冬天……)

提问:田鼠宝宝已经饿的哇哇大哭,小朋友可以帮忙想个好办法帮助田鼠宝宝找点吃的么?用什么办法?

(引导幼儿用换来的新衣服裤子和鞋子再去换回粮食帮助田鼠一家过冬)

出示教具二,请幼儿帮助田鼠太太重新用新衣服裤子和鞋子换回所需的粮食,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换?

教师小结:

对田鼠太太来说,冬天它最需要的是粮食,而不是糖果。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最重要的东西。今天我们帮助了田鼠太太又换回了自己最需要的粮食,我相信田鼠太太它们一家可以过一个既温暖又幸福的冬天了!

课后反思:

大班幼儿目测的能力已经比较的强,从一个个数,一行行数,最后再提出要求的来数,这对他们的数数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本次活动中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看图片来理解减法算式和如何来运用减法算式,这似乎对本次活动中的幼儿来说是个难点,因为在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并不能理解。通过此次教学,作为教师可能更多的是要先对幼儿的认知度和学习程度有一个大的理解才能设计好一堂好的课程。当然课前教师的准备必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田鼠和家鼠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能对田鼠太太的行为展开积极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力。

2、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活动准备

1、将文学作品制作成ppt。

2、一段抒情乐曲。

活动过程

一、经验谈话导入,引出并认识角色:

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季节?“丰收的季节”表示什么意思?

2、秋天到了,人们忙着收获水果和粮食。那么动物们在干什么呢?

3、瞧!谁来了?(认读文字“田鼠太太”)“太太”是什么意思?

4、秋天里,田鼠太太会忙些什么呢?

二、看看听听议议,初步了解作品内容

1、你听见花母鸡说什么了?(模仿话语)追问:“高贵”是什么意思?(极为珍贵、贵重的意思)

2、你认为花母鸡的话有道理吗,田鼠太太会怎么想、怎么做?

3、听了兔子的话,田鼠太太会怎么做?

4、刺猬看着田鼠太太的鞋子,它和乌龟可能会说什么?(仔细观察画面)

5、听了刺猬说的话,你认为田鼠太太会怎么做?会不会再去用粮食换新鞋子?请说出“换还是不换”的理由。

6、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听听冬天来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完整欣赏故事,设问讨论,理解作品内容听完故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

1、田鼠太太已经准备了许多过冬的粮食,最后怎么会昏倒在雪地里?

2、田鼠太太准备了哪些过冬粮食?这些过冬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呢?

3、你认为田鼠太太拿过冬的粮食去换新衣服……的做法值得吗?为什么?

推进:那么田鼠太太为什么要把这些粮食换成新衣服、新鞋子?

4、到底漂亮重要还是安全过冬重要?如果你是田鼠太太会怎么做?

小结:第一,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考虑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不能为了漂亮,以小失大。第二,捡到的东西不能就认为是自己的东西。

四、小组辩论,深化情感,引发探究兴趣

1、你喜欢田鼠太太吗?请说出理由(分组讨论,集体辩论)

2、让我们赶快帮田鼠太太想想办法,怎么让田鼠太太和孩子们安全地过冬呢?

结束语:请你们把田鼠太太一家怎么过冬的故事编出来吧。

延伸活动

1、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围绕故事内容,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阅读、绘画、排数、续编、表演。

2、随着冬季的到来,开展“动物过冬”的探究活动,并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其他动物过冬的资料。

教学反思

有效的集体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教学前的精心预设,更需要教师教学中的灵活执行,还需要教师教学后的及时反思。本次活动带给我的体会是:

精心预设意义重大由于对教材解读比较准确,对教材的修改、补充合理,达到了预设的目的,实现了文学作品熏陶幼儿美好情感,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发展的主要功能。故事开头和结尾部分内容的添加,比较好地帮助了幼儿从不同角度选择“喜欢还是不喜欢田鼠太太,或者有点喜欢和不喜欢田鼠太太”,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理由地进行“选择”,从中也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美好的情感:对角色的喜爱、对角色的认识,进而尝试如何辩证地评价角色。

教法探索实效明显在大班幼儿故事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以听为主”“听一讲一听”等教法,采用“倾听一讨论法”“看听讲做结合法”,有效地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主动性,也有效处理好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我采用的“阅读观察”“插问讨论”“多向交流”“角色体验”和“争论选择”等方式,使幼儿在“倾听”(输入)故事内容中积极“表达”(输出)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班幼儿在故事教学中自然地“输入”和“输出”,并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观察分析、推测想象、判断推理,因此教学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实效性。

重在关注幼儿表现教师在教学预设中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考虑幼儿可以用什么方式进行学习,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场幼儿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关注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经验的表现以及每个幼儿学习中的差异表现。在教学中,我能运用多种方式与幼儿互动,能关注并满足每个幼儿的表达愿望,鼓励并尊重每个幼儿的自我认识。

田鼠和家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发现小田鼠各种可笑的拖拉行为。

2、理解故事内容,学习“不嘛,再等*分钟,我还要……”句型,讲述故事。

3、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各种帮助小田鼠改掉拖拉习惯的办法。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故事ppt,故事相应图片。

2、手偶3个(小田鼠、田鼠爸爸、田鼠妈妈)

【活动过程】

一、手偶导入,引起兴趣。

师出示小田鼠:看,谁来了?是小田鼠,还有小田鼠的爸爸妈妈,今天小田鼠的爸爸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帮小田鼠改掉一个坏习惯,你知道是什么坏习惯吗?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听下面的故事。

二、通过ppt,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学说“不嘛……”

1、师播放ppt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2、讲述后提问:

田鼠妈妈和田鼠爸爸叫小田鼠干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小田鼠又是怎么回答的、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学说小田鼠的话“不嘛……)

3、师展示ppt,讲述第二部分。

4、讲述后提问:

小田鼠又干了什么?它说了什么?接下来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听下去。

5、师续讲故事第三部分(ppt5—ppt1)

6、讲述后提问:

小田鼠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它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看图说说。

三、播放ppt完整欣赏、讲述故事。

1、师:故事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2、幼儿看ppt跟着老师一起完整讲述故事。

四、谈论“拖拉”,引导幼儿学会不拖拉的办法。

1、师:你发现小田鼠的坏习惯了吗?是什么?你能帮助田鼠妈妈和爸爸帮助小田鼠改掉这个坏习惯吗?有什么办法?

2、师: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做事有时也会想小田鼠一样拖拉,但那样是不好的,那你觉得以后应该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的交流,相互学习)。

附故事:快睡吧,小田鼠

晚上到了。

妈妈对小田鼠说:“不早了,你该上床睡觉了!”

小田鼠喊道:“再等10分钟,我还要啃几口奶酪!”小田鼠在奶酪上足足啃了10个洞。

“这下满意了吧?现在去刷刷牙,赶紧上床睡觉。”田鼠爸爸说。

“再等9分钟!我要把我的跑车拿进来。”小田鼠叫道,说着跑出屋子,开着跑车整整转了9个圈,才开进家门。

“换好睡衣,快上床!”妈妈又在喊了。

“再等8分钟,我要给仙人掌浇浇水。”小田鼠跑到窗台上,给仙人掌浇了8滴水。

“马上睡觉,不要磨蹭!”爸爸催促道。

“来了,来了,我去给仓鼠大妈说声晚安,只要7分钟!”小田鼠跑到仓鼠大妈家。“晚安、晚安……”小田鼠一连说了7遍,可仓鼠大妈一声也没听到,她已经睡着了。

“再不上床,我可要生气了!”妈妈喊道。小田鼠赶紧跳上了床。可是,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件事。“妈妈,我想喝水,最多6分钟!”小田鼠跑进厨房,足足喝了6大口凉水。

“快睡觉吧!”爸爸说。

“晚安,我的小乖乖!”妈妈说。

“等等,再给我5分钟。”小田鼠想起他的玩具动物们还没有上床呢。妈妈在沙发下面找出了5个玩具动物,放在小田鼠的床上。

“晚安,做个好梦!”爸爸说。

“给我4分钟,我想上厕所!”刚才的水喝得太多了。上完厕所,小田鼠放水冲了4遍抽水马桶。

“好了好了,现在可以睡觉了!”爸爸妈妈一起说。

“等等,我还没有刷牙呢,只要3分钟就可以了。”小田鼠跑进卫生间,开始刷他仅有的三颗牙。

“现在总可以睡觉了吧?”爸爸说。

“不,还有一件事,只要2分钟!”小田鼠对着妈妈的耳朵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田鼠妈妈!”小田鼠对着爸爸的耳朵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田鼠爸爸!”

“你是世界上最乖最棒的田鼠娃娃!”爸爸妈妈齐声说,“好了,这下该睡了。”

“还有1分钟!”小田鼠恳求道,“你们要给我讲一个故事,否则我无论如何睡不着的。”

“好吧,”爸爸叹了口气,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开始念了:“从前,有一个小田鼠,他总是不肯睡觉,再等10分钟,再等9分钟……”

快点睡吧,小田鼠!做个美梦,睡个好觉!

田鼠和家鼠教案篇4

绘本中心思想:

故事讲述了田鼠太太在冬天来临之前,辛勤地储存了足以过冬的粮食,然而 在捡到一条项链之后,她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鼠太太为了项链用粮食换来了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就在这时,冬天到了,田鼠太太只能戴着高贵的项链,穿着漂亮的衣服,饥肠辘辘地在雪地中寻找食物……听完这个故事不知是否为你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呢?这个故事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告诉幼儿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融入的数学元素

如何从文学作品蕴含的价值中解读出数学元素,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数学教育中呢?在阅读理解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我发现了大量的数学元素,如数数、分 类、加法、减法、0的意义等内容。能否借助于数学活动形式,帮助孩子学习运用数学 知识,理解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意义呢?

活动一:加法活动,重点落在能按一些特征寻找出相匹配的加法算式题。感受田鼠太太储存粮食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二:减法活动,重点落在物物交换,粮食逐步减少,最后归零。孩子有了一 定的分类概念,对0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活动的设计:

年龄段:大班上学期

活动名称:

田鼠太太的项链(一)(加法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能按物体的一些特征寻找出相匹配的算式题,进一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2.了解储存粮食是动物过冬的一种方法。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区别特征、寻找相应的算式题

今天为小朋友介绍一位朋友,她就是田鼠太太。

1.田鼠太太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在盘子里找出可以用来表示我储存的每种粮

食的算式题吗?”

2.幼儿寻找算式题,并与同伴说说题目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5=6、5+1=6、2+4=6、4+2=6、3+3=6

二、尝试理解算式题中符号的意义

田鼠太太找到6瓶花生仁,本来她很开心,可是过了几天她却皱起了眉头,犯起了愁。

活动4

她在想冬天那么长,过了这个月,还有下个月,还有下下个月……家里还有个小宝宝呢,怎么办呀,这些粮食够吗?你们觉得6瓶花生仁够他们过完整个冬天吗?对,不够,田鼠太太也是这样觉得的,她要准备更多的粮食。于是她又去地里找粮食了。田鼠太太找呀找呀,在找粮食的时候弄脏了衣服、挂破了裤子,虽然这样,但田鼠太太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她找回了几个玉米(苞谷),她把这几个玉米也放进了柜子。田鼠太太想现在一共找到了几个玉米呢?(提示:7)

1.田鼠太太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在盘子里找出可以用来表示的算式题吗?”

2.幼儿寻找算式题,并与同伴说说题目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6=7、6+1=7、2+5=7、5+2=7、3+4=7、4+3=7

3.田鼠太太问:“在你们找到的算式题里除了数字还有两个符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4.幼儿说说“+”、“=”的含义。

三、感受一个答案,多个解决的方法

虽然田鼠太太找到了一些粮食。可是她觉得光有花生仁与苞谷还不够,这些粮食的品种太少了,光吃这些肯定会营养不良的,还得再去找更丰富的粮食。于是田鼠太太又出门去找粮食了,这一次她把鞋也走破了,脚上还磨出了讦多泡,疼得田鼠太太直掉眼泪,可是她还在继续寻找粮食,最后她终于找到了几袋谷子。她把这几袋谷子也放进了柜子,田鼠太太想现在一共找到了几袋谷子呢?

1.田鼠太太问:“小朋友,你们能帮助我在盘子里找出可以用来表示的算式题吗?”

2.幼儿寻找算式题,并与同伴说说题目里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7=8、7+1=8、2+6=8、6+2=8、3+5=8、5+3=8、4+4=8

3.田鼠太太问:“8袋谷子,你们用了几道算式题来表示?”

4.你们真棒,8袋谷子你们找出了7种不同的算式题来表示。

现在田鼠太太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粮食。趁天气还没有冷,她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她拾到了一串项链,田鼠太太快活得马上把项链挂在了脖子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田鼠和家鼠教案篇5

设计思路:

“田鼠太太的项链”是一次将文学作品与数经验进行整合实施的活动。故事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幼儿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想清楚,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最需要去做的;故事中另一个可以挖掘的教学点就是粮食交换的数量计算。该活动主要是在启发孩子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的同时帮助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梳理,在食物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让孩子理解减法的含义。整个活动一共有两次减法操作,第一次操作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第二次是告知孩子粮食全部换掉了,让他们列式表示换的过程,既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又让他们了解0的意义。教学中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推测,从而让幼儿具有辩证思维和多维思考的经历和体验。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加减法表示事物的增减,理解减法算式及0的实际意义。

2、初步懂得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活动重难点:

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加减法表示事物的增减,理解减法算式及0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ppt,0~10数字,减号,等于号卡片若干,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ppt1:昨天我们一起听了一个什么故事呀?

2、ppt2:故事中的田鼠先生因为要出远门用了四天的时间帮田鼠太太和田鼠宝宝找了许多的食物,谁还记得每一天都找到了些什么吗?

3、请你们帮田鼠先生算算它一共找到了多少玉米,多少红枣和多少花生呢?

4、ppt3:田鼠先生看着自己找到了这么多的食物,心里特别高兴,它想:这下够田鼠太太和宝宝吃一阵的,于是它就放心的出远门了,田鼠太太把这些食物都藏到了柜子里。

二、听听算算

1、ppt4:第二天,田鼠太太在树林里散步,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么做的?

2、ppt5:田鼠太太戴上了项链走在街上遇见了谁,它怎么说的?

3、田鼠太太拿了多少食物去换礼服?(出示ppt6)要用这么多食物去换礼服,田鼠宝宝非常担心地说:“我们还剩多少粮食呢?够不够我们吃的?”

4、到底柜子里还各剩下多少玉米,多少红枣,多少花生呢,我们来帮田鼠宝宝算一算。(幼儿操作)

5、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些数字各表示什么?(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试题,ppt7)

6、现在柜子里还剩下6个玉米,7颗红枣,6粒花生,食物一下子少了很多,可田鼠太太说只要省着点吃还是够的。

7、(出示ppt8)田鼠太太穿上了漂亮的礼服,项链显得更高贵了又走在大街上,遇见谁?它们是怎么说的?

8、田鼠太太这次要用多少食物去换裤子和鞋子呢?(出示ppt9)

9、这下田鼠宝宝更担心了,它着急得拉住妈妈:“妈妈、妈妈,食物不多了,别拿走。”这一次,柜子里还剩下多少食物呢?请你们赶快帮田鼠宝宝算算。

10、幼儿操作,要求幼儿在三种食物中任选一种食物列出算式。(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试题,ppt10)

11、田鼠宝宝说:“怎么都没有了呢?骗人的,你们怎么算的啊?”请你们帮它解释一下吧。

三、想想说说

1、你们觉得田鼠太太拿田鼠先生辛辛苦苦为它们储藏的食物拿去换新礼服、新鞋子和新裤子值得吗?

2、总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想清楚,什么才是最需要的,这样才不会犯错。

田鼠和家鼠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发现小田鼠各种可笑的拖拉行为。

2.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各种帮助小田鼠改掉拖拉习惯的办法。

3.改变拖拉习惯,学会自我管理。

活动准备:

1.小田鼠、田鼠爸爸、田鼠妈妈手偶各一个。

2.幼儿用书:《快睡吧,小田鼠》。

3.语言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手偶,讲述故事《快睡吧,小田鼠》。

1.导入故事。

教师:晚上,天黑了,爸爸、妈妈会让小朋友做什么?

2.出示手偶小田鼠。

教师:这是谁?晚上,它会做什么?

(二)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故事里有谁?晚上该睡觉了,可小田鼠还不肯睡觉,他做了些什么?

教师:你觉得小田鼠有个什么坏习惯?小田鼠的`爸爸、妈妈开心吗?

(三)引导幼儿看图阅读故事,并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

1.幼儿翻阅幼儿用书并讲述故事。

2.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晚上,小田鼠拖拖拉拉地不肯上床睡觉,都做了些什么?它真的需要做这些事吗?

教师:睡觉前,小田鼠还要吃东西,小田鼠真的肚子饿了吗?

教师:它应该怎样做,爸爸妈妈才不会生气?谁来帮帮小田鼠?

(四)播放语言磁带,再次欣赏故事。

(五)通过谈论"拖拉",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习惯。

教师:小朋友,你有拖拉的习惯吗?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师:今后你想怎样做?

2.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相互学习。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中提供相关头饰、图片、绘本,让幼儿边看边讲,并在熟悉的基础上节能型表演故事,进一步对故事内容让理解。

第二次讨论意见:

(优点略)

建议:

1.活动过程日益完美,活动组织自然流畅,活动效果有一定提高。

2.教师提问比较到位,问题富有针对性。

3.教师讲述故事的速度适中,表情生动,深受幼儿喜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鹿和乌龟作文6篇

美和美育作文6篇

研讨和心得6篇

我的2023和2023作文6篇

我和朋友书作文6篇

培训的感受和心得6篇

学习反思和学习心得6篇

护理工作汇报和计划6篇

月工作汇报和计划6篇

述职和述廉报告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605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