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可以加入对学生表现的个性化反馈,通过教案的实施,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游戏游戏教案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游戏游戏教案篇1
游戏名称:喜羊羊
游戏目标:
1.学习织网的动作和尝试看队列图谱变换队形。
2.能与同伴一同大胆表演,感受集体舞的快乐。
游戏准备:
1.队列图谱(四列纵队、变队形图谱、圆形、)
2.音乐《我最牛》,音乐“我只是一只羊”(前奏与问好音乐、“织网”音乐、完整音乐)
3.幼儿已学会“问好”动作
4.幼儿按标签分组(黄羊羊、绿羊羊、红羊羊、蓝羊羊)
游戏过程:
一、 见面问好乐陶陶
1.羊儿们,让我们出发去青青草原喽。(在“村长”带领下,边做“问好”动作边进入场地)。
二、学习“织网”的舞蹈动作
1.“村长有件烦心事,想请你们来帮忙,灰太狼经常来捣乱,谁有办法来抓住他。”
2.幼儿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游戏小结:“用网罩出他,真是个好办法,谁知道怎样织网”(让幼儿尝试着说说做做)
3.学习织网
师:“村长”会织网哟,仔细看怎么织的。
(1)欣赏教师的“织网”动作后,请幼儿来说一说做一做是怎样织网的。
(2)幼儿学习织网动作。
重点:分清左右手、合拍、到位与力度。
三、学习看队列图谱变换队形
1.(出示长方形队列图)
(1)师:我现在想织一口怎样的网?谁看明白了来介绍一下。
小结:四小队,横竖对齐,有心形标记的是队长。
(2)织网时需要我们步调一致,听一听有几句歌词我们就需要变换成功了?
重点:倾听、感知变换队列需在四句歌词内完成。
2.合着音乐节拍,走“方形”队列,随后表演“织网”。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边跳舞边来织一口又大又结实的方形网吧。
指导:纵横对齐,抬头挺胸、手臂横平竖直,动作合拍有力,这样织出的网才会结实。
3.通过“发现漏洞”(如个别幼儿没有对齐,动作不合拍无力等)引导幼儿重新再织一次,织得再结实一些
4.学习由方阵变换成圆形(出示圆形队列图谱)
(1)师:我们要继续织,把它变成一口又圆又大的网吧。
(2)出示队列变换图示
师:请你们自己先通过看图来说一说变换的方法?
重点:理解简箭头所表示的含义,通过与第一张的比较发现“中间两排小朋友有转身的动作”
(3)让我们听着音乐跳着舞走一走试一试。
指导:在四句歌词完成队列变换
(4)练习由方形队列变换成圆形队列。
师:我们先织成方形然后继续努力把它织成圆形网吧!我们得织得很整齐哦,织得很结实。
(5)幼儿完整表演两次
四、灰太狼落网
1.师:把我们的网架得高高的(手拉手举到头顶),放(一起蹲下放网)呀真不错,成功!这回准能抓住灰太狼了。
2.完整表演
(1)师:呀!我发现灰太狼来了,让我们快点来织一口又大又结实的网抓住它。
(2)幼儿完整表演舞蹈,结束时把“网”高高架起。
3.灰太儿狼落网。
把不知不觉钻进陷阱的“灰太狼”罩住,然后慢慢的把网收紧,抓住灰太狼。
五、庆祝
伴随“我最牛”的音乐,带着灰太狼喜洋洋地离开“青青草原”。
游戏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排比句式。
2、迁移生活经验,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3、体会长的快乐,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重点:助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
难点:鼓励幼儿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幼儿园门照片
2、自制图书相关ppt2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法讨论法导入)
出示幼儿园门照片,唤起幼儿园的回忆。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为什么?
二、基本部分:
(完整欣赏部分完整欣赏,结构清晰)
1、完整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关于幼儿园的诗歌,和家分享。
教师: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教师:诗歌中的幼儿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重点画页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ppt1)(以教师提问为主,幼儿较被动,可以选择2-3幅让幼儿自己描述)
图1教师: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
图2教师:这么多人,他们都是谁?你认识吗?
教师:在幼儿园你还会认识哪些人?这些人为我们都做了什么?
图3教师: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教师:你们在幼儿园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图4教师:这个女孩子在干嘛?猜猜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教师:你们在幼儿园里有开心的.事情吗?和我们家一起分享分享你的快乐。
图5教师:这个女孩子怎么哭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教师:在幼儿园你有掉眼泪的时候吗?什么事情你会掉眼泪?
图6教师:看出什么来了?
图7教师:她在做什么?在想些什么?
小结:在幼儿园这个家庭里发生了许多快乐有趣的事情。幼儿园是让我开心、让我笑、让我长的地方。
3、再次完整欣赏诗歌《我的幼儿园》,播放ppt2。
教师:我们一起欣赏诗歌《我的幼儿园》
4、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分组创编)
教师:家都很喜欢我们幼儿园,能不能说一说喜欢幼儿园的理由?就像今天的诗歌中说的那样。
教师:家说的这么好,我们也一起编一首诗,你们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三、结束部分
教师:交幼儿园在我们家的心中这么美好,那我们回去把它画下来,去和我们周围的人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绘画在幼儿园的点滴生活的记忆。与同伴合作制作纪念册。
游戏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躲闪跑的能力,发展幼儿灵敏协调能力。
2、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团队精神。
活动重点:
清楚自己的角色
难点:
成功捉(躲)掉小鸡(老鹰)
活动准备:
小鸡头饰、老鹰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随着音乐入场,教师带领幼儿根据音乐学小鸡的样子做各种准备动作——跳、弯腰、扩胸等。
导语:小鸡们,今天的天气真好,让我们和鸡妈妈一起做早操吧!
(2)学习小鸡的各种动作
幼儿用手做小尖嘴,在场地中弯腰做捉虫子,练习弯腰走、抬头、抖水等动作。
2、游戏:
(1)儿歌导入游戏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老鹰天上飞,小鸡地上走,老鹰捉小鸡,捉也捉不着。
(2)交待游戏规则:老鹰追捉小鸡时小鸡不能用力拍打或拉扯老鹰;被捉的小鸡要随老鹰回老鹰的家(即被捉小鸡暂停游戏)
(3)两位老师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幼儿做小鸡。游戏进行两次。
(4)幼儿清楚游戏规则与玩法后,由幼儿自己扮演所有角色进行游戏三次。按幼儿人数教师可分3-5组进行游戏,教师在旁边指导。
(5)游戏结束。没有被老鹰捉住的小鸡快来妈妈这里。妈妈带你们去救给老鹰捉住的小鸡,好么?(鸡妈妈带领小鸡去“老鹰”的家把给老鹰捉住的小鸡解救出来)
3、放松运动:
老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跳舞:我爱我的小动物。放松身心,可跟随老师的动作。也可自编动作。活动延伸
1、让幼儿适度玩游戏,最后让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们一起回到安全的地方,做一做小鸡 操。
游戏游戏教案篇4
【活动设计】
提起扑克牌,大家都不陌生。许多家长告诉我说不敢让孩子玩,怕孩子玩疯不知道学习了,我个人以为它在大人手里可能是的工具,可在天真无邪的孩子眼里,它只是“有趣的玩具”。可以作为“玩具”来玩,正确地引导幼儿玩扑克牌能激发幼儿对数字、符号的兴趣,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锻炼幼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数量的多少,对10以内的数字能够熟练地比出大小。
2、能够给10以内数字熟练地配对。
【活动准备】
1—10的数字扑克牌,投影仪。
【游戏玩法】
?大吃小》玩法:将一副扑克牌放在桌子中间,参加游戏的幼儿各摸一张牌,然后比一比谁的牌面大,小牌归大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为公有,即不归个人所有。反复进行,直至扑克牌全部摸完,最后比较谁得到的牌多,多者为胜。
?抽“乌龟”》玩法:先将扑克牌随意抽取一张盖住当“乌龟”,并把牌逐一分给参与者;然后各人整理好自己手上的牌,两张大小相同的对子,抽出放在一边;再朝顺时针方向轮流将邻座中的牌抽取一张,若这张牌能与自己手中的牌结合对子,就放在一边,不能成对则插入自己的牌中;直至剩下最后一张牌,将“乌龟”亮出,与“乌龟”成对的,即是输者。
【活动范例】
一、出示扑克牌,引起幼儿兴趣。
1、师:智慧老人又给我们小朋友送礼物来了,看!今天他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出示扑克牌)
2、扑克牌上有什么?怎么玩?
二、复习10以内数字。出示单张扑克牌,请幼儿说一说是数字几。
三、《大吃小》游戏,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多少。
1、出示两张扑克牌。“现在老师手上有两张扑克牌了,我们又可以做游戏了!”请两名幼儿分别拿好,请幼儿比一比,谁的牌大?
2、幼儿观看教师与幼儿合作游戏:《大吃小》。
(1)利用投影仪,引导幼儿观察谁的'牌面大,小的牌归大的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放旁边。再继续。
(2)反复进行游戏,直至扑克牌全部摸完,最后比较谁得到的牌多,多的就为胜利。
3、幼儿两两合作,玩“大吃小”游戏。
四、《抽“乌龟”》游戏,能够给10以内数字熟练地配对。
1、师:这张牌与刚才的牌有什么不一样?(有图案)我们把这张牌叫做“乌龟”。
2、介绍《抽“乌龟”》游戏的玩法。
六人为一组,每人抓牌,把两张相同的对子,抽出放在一边,轮流抽牌一张,剩下的就是“乌龟”,就是输者。
游戏游戏教案篇5
游戏来源: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中说: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我们利用废旧材料开展体育游戏“跳竹竿”,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我们可以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活动目标:发展弹跳力及与同伴合作、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各两根竹竿。
2、选择较宽敞的游戏场地。
游戏玩法:
幼儿四人一组,两人分别抓住竹竿两头有节奏的敲打地面(开合开合开开合合),另外两个幼儿在中间敏捷的跳跃、躲闪。在跳竹竿时,注意脚不能被竹竿夹到。敲竹杠的两个小朋友要注意配合,掌握节奏。
游戏推进一:
观察:孩子对跳竹竿的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快的熟悉节奏,我们以掌声引出节拍与节奏的.学习概念,让幼儿先掌握敲竹竿的节奏:开合开合开开合合。以及跳竹竿的步伐练习,在分成4人一组进行练习时,就出现了问题。王宇杰小朋友害怕竹竿会敲到自己,于是在开开合合时,直接跨了出去,并没有跟着节奏来跳。
分析:在游戏中,王宇杰看到有几名小朋友顺利跳过竹竿后也跃跃欲试,但看到竹竿不停地开开合合,却怎么也不敢往里跳,一是孩子们没有掌握节奏的变化。二是产生了胆怯心理,害怕竹竿合起来时,夹住自己的脚。
调整推进:看到这种情景,我对小朋友们说:“我们先不敲竹竿吧,我们先来练练跳竹竿!”于是我带领小朋友在静止的竹竿里边念“开合开合开开合合”边跳,先是慢慢的跳,然后加快速度,小朋友逐渐掌握节奏,孩子们因为没有竹竿夹脚的顾虑都很有信心地跳着。
游戏推进二:
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们对跳竹竿已经很熟悉,可以很好的跟上节奏,动作也敏捷、快速,但一直重复的敲竹竿动作,幼儿开始失去兴趣,以上厕所或者喝水的理由离开,4人组离开2个就没有办法再进行游戏。
分析:当幼儿停滞在反复跳的阶段时,需要一种新的玩法适时介入。让孩子对敲竹杠有了新的想法,让游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调整推进:
1、目标调整:
(1)练习变换方向跳跃的本领,培养动作的灵活性。
(2):加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游戏玩法调整:增加竹竿的数量与合作的幼儿,把竹竿摆成十字型,让幼儿进行跳跃,每个小朋友站在一下格子,一起向同一方向跳,更加强幼儿之间的配合,敲竹竿的幼儿都必须节奏统一,跳竹竿的小朋友也必须快速的向前跳,不然就会和后面的小朋友挤在一起。在十字型的基础上还可以变换连续跳,来锻炼幼儿的灵活性。
游戏推进三:
观察:幼儿对敲竹竿的玩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们通过前面尝试玩了十字跳和连续跳,创新的意识更强了。今天我又听到小朋友在组织说“我们两组一起来合作”,通过上次的推进幼儿的合作意识得到提升,会互相交流跳法,但是人多了节奏的配合就没有这么整齐,幼儿没有办法进行长时间整齐的敲竹竿。
分析:在这次的观察中,我注意到了孩子对“合作”的欲望。当幼儿合作成功地完成某一项动作时,这种喜悦比自己单独完成会更有成就感,与同伴一起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但个别幼儿稍微分神一下,节奏没有把握好就容易乱。
调整推进:
1、目标调整: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合作敲竹杠的方法,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2、游戏玩法调整:
a、再次增加人数,把竹竿摆成“井字形”,还是每个格子站一个幼儿,向同一方向跳跃。
b、增加一名幼儿来用打鼓的声音为幼儿打节奏,敲竹杠的幼儿统一听打节奏幼儿的节奏进行敲竹杠,更确保敲竹杠幼儿的整齐度。
游戏游戏教案篇6
游戏名称:
好玩的彩虹伞
游戏目标:
宝宝练习躲闪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彩虹伞、音乐游戏玩法:家长带着宝宝一同来到彩虹伞下,当伞儿飘低时,宝宝和家长低着头走一走;
伞儿飘高时,宝宝颠起脚尖或跳起来摸彩虹伞;
伞儿落下时,家长带着宝宝一同跳出彩虹伞。
游戏名称:
卷麻花
游戏目标:
练习卷的动作,培养合作意识游戏准备:彩虹伞
游戏过程:
1、老师和家长、幼儿一起站到伞边,念儿歌”卷,卷,卷麻花,卷成一个小麻花”。
2、一起往中间卷,感受由大变小的过程
游戏名称:
空中飞舞
游戏目标:
感受空间力,锻炼幼儿胆量游戏准备:彩虹伞、音乐游戏过程:宝宝在伞中间,家长和老师一起把彩虹伞举起来,宝宝悬在空中,旋转彩虹伞。
游戏指导:
家长在转伞时,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可由慢到快。
游戏名称:
蒙古包
游戏目标:
感受团康游戏带来的快乐游戏准备:彩虹伞游戏过程:家长和老师抓住彩虹伞的伞边,听老师的口令:”一举高,二放手,三举高四的.时候家长和宝宝一起到伞下病坐到伞边上。
游戏指导:
家长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孩子,多鼓励。
游戏名称:
找妈妈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听音乐按节奏行动;
游戏准备:
彩虹伞音乐
游戏过程:
1、老师与宝宝一起在彩虹伞中踩伞泡;
2、当音乐响起时,幼儿按节奏舞蹈,音乐停幼儿迅速跑回到家长的怀中
游戏指导:
家长在抖彩虹伞时注意,动作不要太大
游戏名称:
毛毛虫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
2、增强幼儿手部、腿部的力量;
3、培养幼儿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
音乐彩虹伞
游戏过程:
1、教师师范毛毛虫的爬行动作
2、听音乐,宝宝与家长学毛毛虫
3、宝宝坐在家长的腿上,让宝宝感受腿的力量带给宝宝的起伏感
游戏指导:
要求家长腿部起伏要大,让宝宝充分感受到起伏感;
游戏名称:
拉个圆圈走走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锻炼幼儿跑跳能力;
游戏准备:
音乐彩虹伞
游戏过程:
1、老师与家长一起说歌词,按节奏举伞、落伞
2、到歌词念到”走走走”时旋转
3、最后一句家长与孩子一起蹲在彩虹伞底下,装做小动物,老师装做大灰狼抓小动物(游戏反复进行)游戏指导:要求幼儿按节奏与家长配合拍手
游戏游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脚交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荷叶若干,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一段活泼的音乐,若干小害虫,一个小筐子。
环境准备:用荷叶布置一个小池塘,一块田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都变成小青蛙了,真开心!跟着青蛙妈妈一起跳跳舞吧。
二、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一)第一次游戏:简单的游戏场地
1、情境导入游戏。
师: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他的田地里发现了许多害虫,想请小青蛙们帮他去捉害虫,你们愿意么?要想去农民伯伯的田地里,要经过一片荷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察游戏场地(荷塘)
师:荷塘上有什么?(荷叶)荷叶有什么不一样呢?(两个在一起的`荷叶,单个荷叶)
3、介绍游戏规则
师:等会小青蛙经过这片荷塘的时候,碰见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荷叶承受不了你的重量,你就掉进荷塘里,不能去帮农民伯伯捉害虫了。知道了么?
4、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共同示范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5、全体幼儿游戏
6、小结游戏情况
(二)第二次游戏:复杂的游戏场地
1、再次观察游戏场地,强调游戏规则
师:①小青蛙们,你们可真能干,把害虫都捉走了。那边的农民伯伯也打电话来了,他们那也发现了害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让我们再从荷塘过去吧。
②刚才一阵风吹过,荷塘里的荷叶改变位置了,你们能过去么?要记住两个在一起的荷叶要双脚跳过去,单个荷叶的要单脚跳过去,要不就掉进荷塘里了。
2、幼儿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三)第三次游戏:竞赛
1、介绍游戏规则
青蛙宝宝们捉了许多的害虫,真能干!妈妈想看看是哪个青蛙队是捉害虫的速度快,请你们分成红、蓝孩两队,妈妈发出口令后就可以到对面的田地里去捉害虫,妈妈说结束以后,那组捉的虫多,哪组获胜。
2、幼儿游戏
三、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师:小青蛙们可真棒,害虫都捉完了。我们也累了。放松一下,跟着妈妈回家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室内游戏教案5篇
★ 角色游戏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