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清晰的教案目标,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教案的持续改进过程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优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交流课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交流课教案篇1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与新罗的关系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唐朝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朝出现频繁对外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行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朝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曲《白龙马》。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同学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这首歌、看过这部动画片吧,它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在历史上唐僧的人物原型是谁呢?他要去的西天是哪里?他经历千难万险取回来的经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遣唐使
1.图片展示。
2.教师讲述:日本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3.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答案提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标导学二:鉴真东渡
1.图片展示。
2.教师简要介绍鉴真东渡的故事。
(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3.提出问题:鉴真东渡对日本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标导学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教师讲述: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的目的。
(学习中国文化。)
2.提出问题:学生讲述唐与新罗交往的概况。
答案提示: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目标导学四:玄奘西行
1.史料解读。
材料: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日王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了。643年春天,西行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2.提出问题: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
答案提示:印度。
3.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玄奘的历史功绩。
答案提示:(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三、课堂总结
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课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要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很多启迪。第一,我们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经济文化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第二,我们必须学习唐朝广博的胸怀,在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
交流课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说出长安城的布局及地位。
2.识记玄奘西行的主要原因、时间及结果。
3.识记鉴真东渡的目的、结果及影响。
4.识记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规模及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1、同学们,《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根据玄奘到天竺取经的故事改编的,播放《西游记》片段;这是唐朝使者与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啊!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板书课题,投影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
二、自学指导:
(一)方法: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1---25页,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时间:8分钟
任务、1、说出长安城的布局及地位。
2、识记玄奘西行的主要原因、时间及结果。
3、识记鉴真东渡的目的、结果及影响。
4、识记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规模及影响。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提问;点拨、更正和补充.8分钟
(二)方法: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21---25页,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
任务:1、请你分别说出玄奘和鉴真出行的目的地及主要事迹。
2、从两人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提问;点拨、更正和补充。7分钟
三、当堂测试:(15分钟)
导学案:自主测评和深化拓展,下课前交回。
板书设计:
一、唐都长安(政治经济中心,国际大都会)
二、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三、日本遣唐使来中国
交流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
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
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通
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
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唐朝对外交往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幻灯片显示)旧金山唐人街: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
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幻灯片显示)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对外交往的一个场面。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
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
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
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
三、讲授新课
(一)遣唐使
(出示幻灯片)同学们,上图是一艘遣唐使船的模型。隋唐时期曰本
人到中国乘坐的就是这样的船。“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
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
曰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
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
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晁衡)。留学
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1.请同学看书回答,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日本派遣唐使;②到唐朝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③使团把赠品给
唐朝,唐朝回礼给日本使团,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对日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出示幻灯片)①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
革;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③在
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比如京城的建筑,货币的
样式,诗歌、独特的茶文化等。
(二)鉴真东渡
那时候,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鉴
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
贡献。
出示幻灯片:鉴真的简介
从鉴真六次东渡中,你们能得出什么启示?请大家讨论后回答。
生甲:鉴真六次东渡,表明了鉴真有一股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生乙:鉴真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
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肯定这种行为,并为中日睦邻友好尽自己的一份力
量。
想一想,鉴真东渡为什么会在中国和日本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鉴真和尚在日本生活了 10年,最后死在日本。鉴真也把丰富的中国
文化,如宗教、建筑、雕刻、医药等传到了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欢迎和尊
敬。鉴真曾经居住过的奈良唐招提寺里,直到现在,还供奉着鉴真大师在
世时就做成的他的塑像。日本政府立法尊奉它为“国宝”。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唐和日本的关系里,共有三个方面的
内容:
日本遣唐使、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鉴真东渡。
(三)玄奘西行
同学们,唐朝时和周边国家交往很多,除了和日本的交往外,还有和
古印度的交往。《西游记》里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就源于唐朝的玄奘
法师去印度(时称天竺)求法之事。
(出示多媒体)《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从
玄奘和尚的图片描绘的是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玄奘身穿和尚
服,胸前挂着念珠,脚穿草鞋,腰前系着小包楸。他左手拿经书,右手执拂
尘(用来驱赶蚊蝇),背上背着用竹子做的书箱。书箱顶上是遮阳蔽雨的
伞,伞前垂下的线挂着一盏小油灯。现在请同学们看书,了解唐朝和天竺
的友好往来及玄奘西游之事。
(出示多媒体)玄奘还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
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阿富汗、巴基
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的方位、疆域、城市、
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的
重要材料。现在《大唐西域记》已译成数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
同学们,听了上面的讲解。结合你们平时看到的《西游记》的原著、
影视等作品。比较一下书中、影视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到的玄
奘有何异同?请大家讨论一下回答。
生甲:相同之处是玄奘西游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都取得了成
功。
生乙:不同之处是《西游记》里的唐僧有观音指点,有功夫超群、神通
广大的三个徒弟保驾,甚至连坐骑都是龙变的。而现实中的唐玄奘却没
有这般幸运,完全是靠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勤学不倦的精神取得成功。前
者是虚构的,后者是真实的。
四、课堂小结
(1) 唐朝为什么能够吸引万国来朝?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并由此引出下一个问题:
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
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
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2) 以史为鉴:唐代的对外交流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影响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
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
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交流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 【教学重点】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正弦交流电的角频率、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相位、初相位和相位差。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同学们都经常听说直流电和交流电,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我们教室里所使用的电到底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呢? 【
二、讲授新课】
1.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正弦交流电的波形
1、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周期性变化的电量,符号ac。
2、基本电量:正弦交流电流、正弦交流电压、正弦交流电动势。
3、解析式:i(t)im sin( t +)
u(t)um sin( t +)
e(t)em sin( t +)
im um
em————振幅(峰值或最大值)
——角频率(rad/s)
——初相位(弧度或度)
1、 交流电的大小
1、瞬时值:交流电在任意时刻的数值,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e、i、u。
2、最大值:交流电在变化过程中出现在最大瞬时值,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角标m表示,例如im 、 um 、 em 。
3、有效值:规定用来计量交流电大小的物理量,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u、i、e。如果交流电通过一个电阻时,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与某直流电通过同一电阻在同样长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将这一直流电的数值定义为交流电的有效值。
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为
uum0.707u m
或um2u
2
练习题:已知,u(t)500 sin(200 t +45°),求um、u和第5秒时的瞬时值。
解:um500v,u=
um2
5002=2502v, u(5)500 sin(200×5 +45°)v
2、交流电的频率和周期
1.周期:交流电变化一个循环所需要的时间,用t表示,单位是秒(s),如图所示。
2.频率:每秒钟内正弦交流电往复变化的次数,也就是交流电在每秒钟完成的周期数,单位是[赫兹](hz)。频率和周期是互为倒数,即
f
1t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
3.角频率: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一圈,正弦交流电就变化一个周期,即交流电的电角度变化了2π弧度或360°.我们把正弦交流电在一秒内变化的电角度,.称为正弦交流电的角频率,单位是弧度/秒(rads)。角频率与周期t、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
2f=
2 t练习题:我国供电电源的频率为50hz,称为工业标准频率,简称工频,
其周期为多少?角频率为多少? 解:
t
11s0.02s f50 2 f 2 3.14 50 rads = 314 rads 即工频50 hz的交流电,每0.02 s钟变化一个循环,每秒钟变化50个循环,电流方向每秒改变100次。
3 交流电的相位与初相角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
相位:正弦交流电流在每一时刻都是变化的,(ωt+0)是该正弦交流电流在t时刻所对应的角度。
初相角:t0所对应的角度0。
相位差: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子任何瞬时的相位之差。 i1(t)im sin( t +1)
i2(t)im sin( t +2)
=( t +1)—( t +2)=1——2 当1>2时,i1比i2超前角;当1=2时,同相位;当1=-2时,互差180度,反相位;当1t;2时,i1比i2滞后角。 【
三、课堂小结】
1.正弦量的三要素:频率、幅值和初相位。
2.初相位是确定正弦量初始值的,而且初相位因计时起点(t = 0)取得不同而不同;
3、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 4.相位差是两个同频正弦交流电的初相位之差,它不随计时起点而变化; 5.初相位、相位差和相位都是电角度,但意义是不同的。 【
四、作业】
p33-34页
一、填空题:
10、11;
二、判断题:
9、10;
三、计算题:1。
交流课教案篇5
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概况,知晓其典型例证: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及其重要影响;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
通过听讲,研读课文及相关史料,思考探究等系列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分析总结的能力;
感受、崇仰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求法体现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了解居当时世界第一流地位的唐文明的世界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
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本课三大历史事件,重点是遣唐使与玄奘西行;以此为例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理解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
三 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2008年5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访问了奈良县(奈良古称平城京,唐朝时为日本国都),会见日本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并赠送鉴真塑像。这是胡锦涛同志同荒井正吾为塑像揭幕。
思考:你知道何为遣唐使吗?鉴真在日本备受尊崇,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恩人”又是为何?
(二)新课展??
整体感知:读《唐朝中外交通图》
唐朝以其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政治制度,高度繁荣的文化,博大开放的胸怀,不仅吸引着周边少数民族,也令周边邻国仰慕。大唐盛世对外文化交流广泛、频繁,对外来文明采取兼容并蓄的开明政策,使得唐朝文化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象。上节课我们也了解到,唐朝时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在唐朝为官者为数不少,长安城内波斯商人聚集,本节课进一步了解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
Ⅰ自读课文:遣唐使 部分
结合教材思考讨论:
问:什么是遣唐使?
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Ⅱ 史料研读:
(1)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 《日本书纪》
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 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
结合材料并教材归纳遣唐使的特点?
人数多,规模大,呈使团形式;批次多,往来频繁;人员组成全面,便于开展全方位学习。
(3)查看下表,观察教材《日本的和同开宝》图:
问:遣唐使的历史影响?一目了然。对日本国家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鉴真东渡
除了遣唐使西来求学,亦有中国文化使者东渡传法,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中国高僧鉴真。
Ⅰ速读课文,及【相关史事】栏目内容,了解鉴真事迹。
补充材料:
当时从唐朝去日本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由于造船技术的局限和对季风规律掌握的差距,从扬州穿越东海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和尚道福、义向、圆载先后在遣唐和归途中为风涛吞没。没有视死如归的冒险精神是不敢扬帆启航的。……
唐招提寺建筑群,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长书法,去日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他依靠嗅觉辨认药物,定名称及疗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
Ⅱ 以郭沫若诗总结:(学生齐读)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唐朝时,朝鲜半岛的新罗、中南半岛的林邑等国与中国交往也非常密切,新罗使者、留学生甚至超过日本,先进的唐朝制度、文化对他们影响巨大,并且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儒家)文化圈。
玄奘西行
遣唐使、鉴真东渡显示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核心是唐文明传播日本,日本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敬重。唐朝与天竺的交往也非常频繁,“天竺”是唐朝时对今印度半岛的称呼。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成为历史上中印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玄奘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Ⅰ(提示学生注意教材正文说明)(教师询问并讲述)玄奘在全国各地从师学佛,通过学习,许多佛典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解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为明佛理真谛,决定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求法。玄奘西游的时间是?贞观元年。他的西行求取真经、弘扬佛法之路可分为四个阶段:
艰难险阻,四年跋涉,初到天竺 arr;遍访名寺,游学十年,名扬天竺 arr;谢绝挽留,二年归国,宰相相迎,天子召见arr;潜心译经,凡十九载,弘扬佛法,交流文化
指导学生读《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注意其中经过的重要地点河西走廊、葱岭、曲女城、那烂陀寺等。并结合上述提纲简要介绍相关史实。
Ⅱ总结:玄奘西行的贡献:一是取经、游学、译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中亚、印度半岛、西域等地一百多个国家的历史,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Ⅲ 教材问题思考:鉴真和玄奘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的,你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学生自由回答)
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持之以恒;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等。
分析探究(难点突破)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Ⅰ 读《职贡图》(反映外国使节纷至中国,向唐朝皇帝进贡)并课后唐朝墓葬出土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图片。
思考:这些反映了什么?(唐朝时中外交往的广泛、活跃。)
Ⅱ尝试分析总结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分析总结,教师给以适当引导)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对各国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创造了前提;(盛唐气象)
(2)唐朝实行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为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儒道释共存共荣,、伊斯兰教也在这时传入中国)
(3)唐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高度自信,胸怀博大;
(4)发达的陆路海路为中外往来带来了便利。
四、课堂小结
交流课教案篇6
1. 简单介绍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然后画出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2. 讲解整流电路的作用:把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接着讲交流电的特点:电流(或电压)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
3. 讲交流转变成直流的过程。为了简化讨论,先不考虑电压的大小,只考虑方向,那么可以将交流电分成正负两个半周:正半周(下正下负)和负半周(下正上负)。
3.1 先讨论正半周(上正下负),此时会产生一个下图中红色线条所示电流。
负载电流方向:从上到下;电压方向:上正下负。
3.2 再讨论负半周,即下正上负。此时会产生下图中绿色线条所示的电流。
负载电流方向:从上到下;电压方向:上正下负。
3.3 整流电路小结:不管是正半周(上正下负)还是负半周(下正上负),负载电流都是从上往下,电压方向都是上正下负。即:输入的是交流电,负载得到的却是直流电。完成了从交流到直流的转变。
3.4 接下来讨论大小。我们知道二极管的管压降是0.7v。也就是说,二极管只在要导通,其管压降(两端电压)一直是0.7v,跟电流大小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只要在输入电压的基础上减去两只二极管的管压降就是输出电压。于是就可以根据输入电压波形画出输出电压波形。波形如下:
3.5 整流电路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当ab端输入正弦交流电(ui所示)时,ox上就会得到脉动的直流输出电压(uo所示)。电压(电流)的方向不变(从上到下),大小在变(脉动直流)。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两两成对,交替导通。
4. 接下来讲滤波电路。
4.1 滤波电路的作用:把输出电压变得更加平滑。因为整流之后的输出电压波动很大,很多设备不能使用。
4.2 滤波电路的分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组合滤波。工程中,用得最多的是电容滤波。因为电容滤波电路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不好的是给整流二极管带来很大的冲击电流,还会产生高次谐波,对电网有较大影响。电感滤波体积大、成本高(需要用铜或铝做成线圈),多用于大电流场合。组合滤波多用于要求较高的场合。电感滤波之后,往往会加一个电容,电感和电容就组成了组合滤波电路,当然还有电阻与电容组合而成的滤波电路。
4.3 画出电容滤波电路:
4.4 电容滤波工作原理:一种是教材上的解释,电容可以把直流隔断,又可以让交流通过(隔直通交)。整流之后的脉动直流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电容的作用就是保留直流成分,把交流成分滤掉(交流通过电容返回电源)。这样一来,就只剩直流了。另一种解释是,电容是储能元件。当输入电压高时,输入不光给负载供电,还给电容充电,这时电容上储存有相当的电能,当输入电压由高转低,电容就给负载放电。当输入电压又升高后,又给电容充电。如此周而复始,在负载上就得到了比原来高且平滑的电压。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4.5 经过滤波后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上述波形中,弯曲的部分是输入给电容充电(当然此时输入还给负载供电),直线部分是电容给负载放电。波形的平滑程度取决于r与c的乘积。r与c的乘积越大,波形就越平滑;r与c的乘积越小,波谷就越深。
5. 总结:经过上面的讲述,同学们对整流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理解不透彻;对滤波就是稍微有点概念,对工作原理理解不了。
交流课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悉尼唐人街(上图)、日本唐人街(下图))图中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遣唐使
1.(多媒体展示《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史料解读
(多媒体出示材料一地图: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教师讲述: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什么?(吐为了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2.(多媒体出示问题: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 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标导学二 鉴真东渡
(一)开始——珍妮机的发明(18世纪60年代)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唐招提寺图片)
2.教师简要介绍鉴真东渡的故事。(多媒体链接鉴真东渡的故事)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玄奘离国已久,怀念祖国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戒日主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无奈玄奘归国心切,留学求经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说什么也要回国了。643年春天,西游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2.(多媒体出示问题: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学生抢答论天竺是今天的哪个国家(印度)
交流课教案篇8
课题 简单电路的设计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2. 会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单电路的结构.
3. 通过简单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电路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真实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护士是怎么知道的?”,“病房呼叫电路是如何设计的?”.接着通过教材的引导,使学生自主进行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和评价,进一步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征.
教学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和交流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教具 实物投影仪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学生活动
(活动1)分析病房呼叫器的电路设计
①护士是怎么知道病房中的哪个病人在求助的?
②如果只有一张病床,灯和电铃该如何连接?
③如果有两张病床,灯和电铃由该如何连接?
③开关应该如何连接到电路中?
分析:病人闭合自己床位的开关时,值班室中的电铃就响,同时该床位对应的灯泡也发光。各床位对应的灯泡应该能独立工作,并且有对应的开关,所以两灯泡应该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无论哪个床位对应的灯亮,铃都会响,所以铃应该在干路。
简单电路设计的方法:
1.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2.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开关的作用,分析个电路元件的位置(在干路还是支路)
(活动2)选答器的电路设计
分析:每一盏灯代表一个可
供选择的答案,有相对
应的开关控制,所以灯
与其对应的开关应串联,
各灯之间则应并联。
(活动3)完成以下电路设计
1.将图17中所给元件组成一个电路,要求k1控制l1,k2控制l2,元件不许移动.
图17 图18
2.图18中的元件位置不动,组成电路,l1、l2并联,k为总开关.
3.请用如图19所示的电路元件组成一个并联电路,要求:k1控制l1,k2控制l2,k3控制l1、l2,请在实物图上连接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图19
4.设计一个自动防盗报警电路.要求:晚间房门被打开,细导线ab被扯断,电铃发声自动报警,如图20所示.
图20 图21
5.用图21中的元件组成串联电路,元件位置不动.
6.有电池、灯泡、电铃各一个,
电键两个,要求安装一个电铃
电路,当前门或后门来客人时,
电铃都响,并能分清前门来人
还是后门来人.在虚线框内
画出电路图.
观察课本p72图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
由学生分析讨论并画出电路图
总结电路设计的方法
学生课堂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及时反馈,纠正练习中的错误.
三、思考与作业
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