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文档网 >工作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6篇

调查报告的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有力的证据和信息,调查报告通常包括了研究背景、方法论、实证数据等部分,优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6篇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篇1

为推进我县农业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经县委、县政府研讨决定,我们组织个乡镇党委书记、有关部分首要负责同志和重点村村书记,于本月16、日赴三县就农业产业化、新民居建设进行了调查学习。实地观赏了涿鹿县矾山镇新民居建设、万全安家堡规划养殖小区、崇礼设备蔬菜基地等个点。经过现场看点、听取状况引见,三县立足县情、发扬优势、科学经营、强力推进的工作姿势以及比学赶超的工作气氛给我们留下了深入印象。在感触三县农业乡村经济迅猛发展的还,我们也看到了本身存在的差距,震动很大。

一、三县首要做法和经历

(一)抓特征,县政府打造优势产业带。 三县都把特征优势产业作为培强农业、发展乡村的重中之重,规划扩张力度大,典型培养条理高,促农增见效果好。涿鹿县依照区域化结构、产业化运营、专业化生产的思绪,因地制宜发展葡萄、杏扁栽种、奶牛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并将设备蔬菜、张杂谷子栽种作为后续产业着力培强。特别是,该县建成个葡萄栽种专业乡镇、个专业村、带动万农户从事葡萄栽种,发展栽种面积万亩,年产葡萄近亿公斤,被国家林业局定名为中国葡萄之乡,产业化运营率到达%以上。万全县充分审阅本身前提,经过扩展种养规划、盘活闲置资产、统一托付治理、农民入股分红等有用办法,配以完善的治理体制,逐渐构成了以鲜食玉米为主的特用玉米栽种加工、以燕麦为主的杂粮加工、以暖棚养猪为主的畜禽养殖加工和以果蔬为主的栽种加工四大特征主导产业。该县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明显,先后荣获中国鲜食玉米之乡和中国燕麦之乡称号,年农大家均纯收入完成元。崇礼县根据地舆、天气等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完善农田水利基本设备建设,经过规范化服务和新种类、新技能的推行,着力发展设备蔬菜,率领全县农民走上致富路。该县发展设备蔬菜面积万亩,以崇礼蔬菜为主体的坝上蔬菜享誉京津及周边市场,年销售蔬菜万吨,完成产值亿元。

(二)抓机制,县乡村合力推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新民居建设是改善乡村生活情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农民福祉的一件惠民大事,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具体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主要战略意义。涿鹿县从年开展新民居建设以来,各项目标延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该县共有个村列入省级新民居示范村,重点打造了矾山镇东关村和涿鹿镇清宁堡村两个环首都新民居精品示范点。该县在新民居建设进程中,一是严厉土地政策,一直依照县域镇村空间结构规划、新一轮土地应用总体规划,充分寻求农民志愿,合规有序开展施行;二是搞好结对帮扶,坚持+++的帮扶工作机制(每个示范村由一名县指导、一个县直部分、一个效益较好的企业和名帮扶工作队员一起帮扶),协助示范村建班子、做规划、定政策、引项目,保证新民居建设强势推进;三是增强资金治理,执行专帐核算、专人治理、专款专用,保证悉数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各级财务奖补资金和包村帮扶资金悉数用于示范村配套设备、公共服务设备、乡村建设规划、土地整治及坚苦户建房借款贴息,三措并举,为该县新民居建设供应了有力支持。

(三)抓服务,夯实农业乡村发展基本农业乡村发展迅速,服务到位必不成少。三县在推进农业乡村经济继续发展进程中,立足分歧角度,采取分歧方式进行扶持协助,塑造了一批全县、甚至全市农业亮点。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三县县政府和相关部分翻开思绪出政策,拓宽渠道筹资金,努力协助处理发展中碰到的坚苦,为农业良性发展奠基了坚实基本。涿鹿县经过协调农行、信誉社等金融部分对农业发展赐与信贷支持,特别是在农户小额信贷、中长期借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农户每年供应-万元小额借款,必然水平上破解了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万全县财务每年安排不低于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扶持。并对企业技改扩模赐与借款贴息,对土地依法流转并用于发展设备农业的农户及市场主体赐与补助,极大提高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自动性,构成了一批产业龙头和国家、省、市级名牌产物。崇礼县出台了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安排设备蔬菜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设备蔬菜借款贴息、新建大棚膜下滴灌、打井配电、三膜掩盖、规范化技能推行和农民专业协作社补助。县县政府协调农行、信誉社为农户新建大棚供应借款,每新建亩大棚,可借款元,财务贴息元,配套滴灌主管道补助元,打井配电补助%;每个示范村专业协作社补助万元,从基本上保证了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产业龙头带动。三县在努力发展产业的还,积极奔波市场,鼓舞和指导农民成立产业龙头,扛起致富大旗。涿鹿县坚持群众主体,组织先行的准则,依照一村一社、一社squo;五化squo;(组织运转规范化、生产技能规范化、运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艺职业化、产物质量安全化)要求,坚持专合组织家;并依据产业发展近况,在强大现有龙头企业基本上,发展了佳禾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张家口金农集团等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加强了带动才能。据调查,该县家产业龙头共带动万农户完成增收亿元。万全县采取协作社(企业)+基地+农户运营形式,发展龙头企业家,成立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家,经过培树典型、示范带动,构成对主导产业的强势拉动。崇礼县围绕主导产业,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使崇礼县特种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家龙头企业发展成为集新种类和新技能引进、推行,农产物产、加、销为一体的领军企业,在此基本上,合时组建蔬菜协会(协作社),对蔬菜销售渠道、恒温设备、品牌、生意人等资源有用整合,规范治理,成为全国最大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和河北省蔬菜产业示范县。

三是提高土地流转实效。要完成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就必需改动过去涣散的运营形式,完成土地集中、规划种养。为此,涿鹿县积极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采取租赁、交换、转包、让渡等方法,托付协作社进行土地流转。该县指导洪大有机蔬菜协作社租赁土地亩建设日光温室,指导黑山寺乡、东小庄镇农民经过土地交换方式,流转土地余亩发展设备蔬菜,经济效益完成翻番。万全县具体增强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本能机能,规范流转合同,并坚持土地流转市场准入准则,客观评价大户、协作社、企业的资信状况,经过土地承包运营权入股,坚持股份制协作组织,加以县政府科学指导协调,最后在各市场主体之间完成土地流转,完成了各方效益的最大化和产业发展的久远化。

二、几点启迪经过对三县调查学习,我们以为,这种高起点、高规范的农业乡村发展形式,恰是我们要学习借鉴之处。

第一,改变观念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永久主题。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水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必需把推进思想解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用工业化的思想指导农业,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圈子,加速农业工业化历程。

第二,创新科技是推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持。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手段。同万全、涿鹿县比较,我县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奉献率低,致使产业规范化水平不高。我们必需全方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使新技能浸透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以科技创新使用推进农业生产。

第三,健全市场是促进产物销售的关键环节。市场系统是农业赖以发展的载体。我县农业市场还处于低程度发展阶段。我们必需依照大流通、大市场要求,重点扩建和新建一批设备完全、功能完善、辐射才能强的农副产物专业市场,促进农产物的区域化生产和规划化销售。

第四,培强龙头是完成农民共富的有用路子。产业龙头是率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必需把产业龙头作为完成农民共富的强力引擎,把发扬好引领效果作为率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用路子。

三、对我县农业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学习借鉴三县经历,最主要的是做好与赤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思想观念上完成改变,在蔬菜、畜牧、林果的规范化生产及乡村新民居建设等方面获得打破。

(一)坚持发展第一,做强主导产业。三县农业乡村发展的实践证实,要想完成农民快速增收,首先要选择一到几个合适当地实践的主导产业,制订可行的施行方案,常抓不懈。就我县而言,要借助环首都扶贫开发和绿色经济圈建设有利机遇,积极跑部进省,争夺扶持,使蔬菜、畜牧、林果业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在全市、全省有位次的大产业。把培植农产物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规划农业的关键行动来抓,增强指导,建管并举,并选准二商、战友公司,在发展初级种养的基本上,购进加工设备,引进先进工艺流程,以大带小,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北方主要的蔬菜、畜牧产物生产加工基地。

(二)坚持龙头带动,抓好规范化生产。把加速龙头企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运营的中心,围绕蔬菜、畜牧产业,大力扶持和培养一批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才能强的主干企业,提高农产物附加值。指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领先执行规范化生产,发展绿色无公害产物。加速建设农副产物、活畜买卖中心,扩建乡镇农贸市场,构建多条理、多功能、多类型的市场系统。

(三)盘活闲置资源,做好土地流转。可以借鉴万全县经历,发扬村两委效果,指导农民一起参加。应用龙头企业+农户形式,鼓舞农民以土地作价入股,使土地集中流转到农业龙头企业或协作社手中,不必投工投劳就可以取得比土地产出更高的净收入。这样既有利于龙头企业完成集约化、规划化运营,添加单产,也能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解脱土地约束、安心外出务工,还能让不肯外出的农民经过在企业从事劳动添加收入。这是一个符合实践、可以完成的多赢形式,该当大力推行。

(四)营建优越情况,保证良性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县政府在技能推行、品牌创立、营销开辟、查验监测等方面添加扶持资金,着力抓好蔬菜基地的沟、渠、路等基本设备建设,提高生产才能。协调涉农金融机构,探究信誉担保机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和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产物营销、加工的借款力度,降低借款门槛,简化借款手续,加强农户、业主、协作社的抗风险才能、自我造血才能和市场竞争才能。二是简化审批手续。经乡村赞同,本村村民可以自立调地,须由县农牧局立案;其他组织和个人建设种养基地的,县农牧局审批后,由国土局立案。农产物加工企业用地,土地出让金除上级收缴和赔偿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费用外,当地留成局部按规范的下限征收。设备棚室、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设备等用地一概视为设备农业用地,不收取任何费用。还,在信息服务、税收优惠等方面为企业发明优越情况。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篇2

一、吃的讲营养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00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2000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5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00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00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00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穿着讲时尚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2000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2000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2000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房讲宽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2000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2000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设的状况。

我的家乡在平川,以前这里只是不知名的北方小镇,可现在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西部陶都和煤炭之乡了!

改革开放以后,家乡才逐渐走向了富裕。听大人们说以前我们这里没什么特色,比较贫穷、落后,而且环境也特别差。我问爸爸:“爸爸,你能给我讲讲以前的平川是什么样子的吗?”爸爸说:“我们像你这么小的时候去上学,路上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没法走路,晚上也是特别的黑,没有路灯。”妈妈接上说:“以前只有单位上才有一台电脑、电视和小汽车,可现在基本上每家都有这些了。”妈妈还说:“以前我们这里处处是平房,只有一些单位是楼房,现在城市里到处都是五、六层高的楼房,还有一些人家都住上复式楼了呢,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政策。煤炭,陶瓷资源被发掘了,我们这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可见家乡的今天真是今非昔比了。

我们的家乡平川在去年迎来了西部首次“陶瓷峰会”,引来了很多客商前来投资。因为家乡有以粘土、长石、石英石、紫砂为主的陶瓷原料异常丰富,所以烧制的陶瓷比较好,我相信家乡的陶瓷一定会走向世界。

祖国富强了,家乡变化了,我希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家乡的明天更加富饶!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平川,这里空气清新,优美富庶。这几年,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看看这波光粼粼的沁川湖。无风时,它碧绿得仿佛一块翡翠,平静得仿佛一面镜子。有风时,水面上顽皮的.波纹轻快地跳跃着。夜晚,灯光照耀,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可你很难想象,从前,这里是一个垃圾站,臭气熏天,除了苍蝇,没有人愿意走近这里。

再来到人民广场。瞧,绿茵茵的草坪当中铺着一条条银灰色的石子路,旁边种着几棵大树。草坪中央是自动灌溉器,它转动着把水浇在草坪上,看上去非常壮观。广场中心是音乐喷泉,水珠四溅,好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十分漂亮。喷泉边是和着乐曲翩翩起舞的人们,他们尽情地舞蹈,把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傍晚,你如果来广场散步,会闻到一股淡淡的而又沁人心脾的味道,那是泥土的味道、树木的味道、水的味道、花儿的味道、小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让你流连忘返。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惊人的事实,其实这里以前是一片荒滩,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广场的侧面,是热闹繁华的中恒购物中心,里面的货物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来来往往的人们络绎不绝。可谁知道,她也是由一排排低矮的棚户区改造而来的。

我爱家乡——平川。因为您在短短的几年就有了翻天覆地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平川——我的家乡,我爱你!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篇3

刘家场镇位于武陵东延余脉,是两省三地五县的交界点。全镇国土面积292平方公里,人口8.5万。 近年来,刘家场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始终抓住农民稳定增收这一核心,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镇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大幅提升、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一、现状与特点

1、农林牧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我镇处于山区、丘陵、平原结合地带,全镇拥有山林面积27万亩,而耕地面积仅33708亩,且大部分耕地属挂坡地,非常贫瘠,无法推广机械化规模种植,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2006年,我镇水果产量仅2963吨,出栏生猪仅5.99万头,山羊1.27万只,出笼家禽15.34万只。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镇从发展多种经营到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产业分割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发展,农业生产正在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粮食、水果、牲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2010年,水果产量1.1万吨,生猪出栏12.58万头,山羊4.7万只,出笼家禽57.5万羽。分别是2006年的3.8倍 、2倍、3.7倍、3.8倍。

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村面貌显著改善。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以治水兴镇为重点,在全镇组织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全镇有小型水库1座,各类堰塘990处,总储水量300万立方,灌溉面积1.1万亩。建成水窖830个,水池730个,蓄水总量达268万立方。建成集中供水点三处,日供水规模达980立方。坚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两大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达54%。。全镇26个村居建成通村公路总里程200公里,实现通村公路全覆盖。

3、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兴起,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山区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镇生猪饲养达到18.37万头,出栏12.58万头,能繁母猪饲养达5400头。土鸡养殖达82.9万羽,出笼57.5万羽,存笼25.4万羽。山羊饲养达到7万只,出栏4.7万只。在此基础上,突出山区特色,引导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养蜂、食用菌、花卉苗木、高山蔬菜、干果山货等产业,力争形成特色规模。新成立了15家专业合作社,涵盖了畜牧、柑桔、食用菌等十个方面的农业产业,兴民畜牧、喜洋洋等合作社已成为带领山区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镇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有18个,其中三堰淌、河田坪、官渡坪已达30万元以上。

4、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扶贫攻坚进程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覆盖,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农民的经济状况、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从2006年到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情收入由2849元提高到6780元,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深入实施镇村一体化战略,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一倍多。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平方公里,控规编制面积达10平方公里,基本完成了中心城区和重点开发建设片区的控规全覆盖。农村集中居住小区、商住楼盘数量、质量逐年提升,居民居住习惯悄然改变。

二、矛盾和问题

1、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近年来,我镇围绕这个中心,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刘家场镇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两种三养(种柑橘、种食用菌、养猪、养羊、养鸡)为主的支柱产业。但总的看来,农民增收的形势仍不容乐观。由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价格低迷,农民从种养业中得到的收入不高。同时农民工资性收入也很少,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收入受阻。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村级债务问题。现在债务大多是集资修路、兴建学校或办企业和借款上缴税费所致。由于村里欠部分农户的钱和部分村民不偿还过去的欠款,因而对村干部的工作和正常收费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开展一事一议和集资兴办公益事业方面困难重重,阻力较大,很难得到实施。可以说,村级债务已成为困扰村干部的一个最头痛的难题,迫切需要国家和省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化解。

3、农业基础实施建设薄弱问题。首先是饮水难问题,刘家场境内多为崇山峻岭,饮水难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特别是桃树片,因受地质灾害影响,泉水回落,稍遇干旱,群众就无水可用.诰赐山、鄢家岗、吴家包等村由于河流遭受污染,群众饮水安全无保障,强烈要求改水。同时各类渠道、堰塘淤塞严重,大约有60%的行政村的沟渠急待疏通。再是交通难问题。这一问题一直是制约着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走访中,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通村公路硬化及组级公路养护维修问题。目前全镇共有18.67公里村级主干道要硬化,52公里组级公路要维修。还有用电难问题。由于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多,造成农村普遍电压不稳,电容不够,强烈要求供电部门增压扩容。

4、科技投入问题。农业推广资金投入的不足和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制约着推广力度,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推广整体质量的提高。此外,财政对科技投入不足,影响了好项目及先进技术的推广。

5、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严重。由于种田效益低,村里65%的青壮年劳动力均已外出和经商,致使在家的只有老人和孩子。据我们统计。我镇有空巢老人2524人,留守儿童1746人。大多数留守儿童由隔代老人照顾,祖辈抚养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纵,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孩子们由于在情感和精神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容易形成心理问题。老年人得到的家庭照顾明显减少,很多农村老年人没有开展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场所,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

6、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得到覆盖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抉择,非常鼓舞人心,深得民心。凡是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村,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外的扶持,工作如火如茶,成效明显。但是绝大多数村尚处于等待观望和羡慕不已的状态,热切期盼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尽早普惠于广大农村。并希望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实效。不搞形式,多办打基础,管长远的事。

三、意见和建议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面临着新的突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发展失衡仍然是我们面临的客观现实。因此,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准确把握山区农业家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解决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面临的主村问题。为此,根据此次三万活动进村入户的调查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中央、省财政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特别是交通、水利、农机、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在资金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县级以下财政和农民自身的配套能力,不能在政策出台时才要求地方财政和农民自身配套,导致县(市)、乡(镇)、村三级想办事又怕办事;同时要在规划时要考虑全覆盖,不能让各地通过争取获得,既加重基层负担,又容易滋生和助长腐败。

2、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总体来讲是健全的,作用发挥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变化,村干部的权限和职能减弱,特别是一些贫穷落后的村,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干部待遇低,日常工作难以维持,上面的项目要不来,经济发展谈不上,有的甚至债务缠身,群众不满意,自己没地位,造成一些干部不安心工作,一些干部无所事事,成天应付差事;还有部分农村宗族势力盛行,左右基层政权,影响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因此,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有计划地注重从回乡青年学生中选择部分优秀学生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加以培养,并适当的吸收一些30岁以下的优秀农村青年加入党组织,以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活力和村级班子的发展后劲。

3、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是水利问题。目前农村水利设施大多是计划经济年代修建的,由于年久失修,沟渠堰塘淤塞,大部分甚至基本丧失蓄水灌溉能力。今年这次大旱,山区人畜饮水问题已成为最大难题,水稻、玉米根本无法播种。必须加大投入,全力治理碟子堰,修复农田水利设施,这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头等大事。二是交通问题。近年来,政府对通村公路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农村道路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因为国家补贴过低,给村居增添了新的债务。在山区,新修1公里通村公路需建设资金25万元,按政策,新修1公里通村公路国家补贴10万元,差额部分由村居和村民自筹。这对于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些贫困村来说,根本无法解决配套经费,如我镇诰赐山村近年来为兴修公路新增负债30万元,在很多村形成了路修得越长,村级债务就越大的恶性循环。三是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农村的环境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生活垃圾污水、化肥农药加上工业污染,使得农村环境迅速恶化,人畜饮用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农村环境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篇4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浏阳的调查反映近年来的发展面貌,从而体现出浏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活和经济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为浏阳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经验。并为将来浏阳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

二.实践安排:

1.实践途径:①从报纸、新闻、网上查询资料文件;②电话访问

2.实践时间:2011年11月—12月

3.实践地点:沈阳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三.实践调查背景:

湖南省浏阳市,近几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得力,使全市特色经济傲视群雄,城镇建设独步三湘,财政收入、外贸出口跃居全国百强,其主要"奥秘"在于浏阳市委、市政府"建整到村、扶贫到户"。从1994年冬季开始,浏阳市委、市政府采用"领导联村、单位包村、队员驻村"等措施,先后抽调党员干部1026人,筹备扶贫资金11258.6万元、在全市布点482个村次,占行政村数的60.65%,并使其中218个村经济发展迈进省市先进行列,139个村成为小康示范村。

四.实践调查内容:

1.浏阳市的变化:一曲悠扬动听的《浏阳河》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地钟灵而生曲,曲因地而扬名。浏阳,是一个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地方。

浏阳这几年飞速发展,得益于“三个一”。一是修筑了一条高等级公路,贷款筹资2.7亿元,架桥36座,打通隧道4000米,将长沙到浏阳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1个小时,而且离机场只有30多分钟的路程。二是得益于建了一个五星级的“神龙”宾馆,长沙的市民休闲可以到浏阳,吃住方便。三是人民银行促进、帮助浏阳市建设了一个金融安全区,当地的商业银行和辖外的金融机构可

以放心向浏阳投放资金,有力撬动了经济的腾飞,实现了“经济活,金融活;金融活,经济活”的良性循环。

2.近年来,浏阳坚持以信用建设为核心的创安工作,创安工作给当地经济、金融、企业生存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讲信用,打造“诚信浏阳”,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正在深深扎根于浏阳大地。政府赢,企业赢,银行赢,一个多赢的“蓝海战略”得到实施并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浏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讲信用,逢会必讲诚信的重要性,并举办乡镇干部金融知识学习班、讲座等。围绕打造“诚信浏阳”,有关部门积极宣传金融法律法规,组织文艺团体送戏下乡演出100多场,通过媒体举办“诚信大家谈”征文,加大打击逃废债行为的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培育诚信意识。

对于浏阳的“三赢”甚至多赢,人行浏阳市支行行长彭敦良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政府赢:经济快速发展,浏阳1999年gdp为61.26亿元,到2007年增加到253.35亿元,年均增长19.42%;政府的钱袋子鼓了,市财政收入1999年为

4.68亿元,2007年达到22.04亿元,年均增长21.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128元和6348元,浏阳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市)的第八十五位。

企业赢:浏阳企业改制比较早,由于较好地落实了债权债务,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2005年,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一家,到了2007年达到25家,效益显著增加。

银行赢:浏阳的所有金融机构家家盈利,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利润

2.5亿元,是1999年的19.8倍。浏阳金融机构不但全部盈利,而且大多数在全省县市级机构各项指标排名中位居前列。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99年为30.7亿元,到2008年2月底为122.57亿元,年均增长率近20%;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率1999年为5.7亿元、26.4%,到2008年2月降为4.14亿元、4.7%。浏阳市农村合作银行由于各项经营指标良好,成为全省首先挂牌的农合行。讲诚信的品牌效应带来无形资产,凸显出资金"洼地"优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条件下,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优劣,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状况,常常会主宰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浏阳创建金融安全区,突出信用建设的品牌效应,带来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域外金融机构或到浏阳设立分支机构或把资金投向浏阳,形成了资金的"洼地"效应。长沙市商业银行2002年底进驻浏阳,成为埠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到目前,短短5年多时间,业务迅速发展壮大,存款达到9.2亿元,贷款4.8亿元,无不良贷款;国家开发银行把浏阳作为湖南惟一一个支持县域经济试点市,几年来支持浏阳重点项目建设及辖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6亿元;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到浏阳寻找优质客户,几年来贷款投放达到2亿多元;辖内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安全区的信用品牌,争取上级资金倾斜,到2007年末,辖内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83.1%,远高于湖南省其他地州市、县40%至60%的存贷比。中行浏阳支行上报了86个拟支持项目,上级行批了80个。

浏阳创金融安全区9年,优化了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了辖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被省政府称之为"浏阳金融现象",并取得多项"创建金融安全区示范单位"称号,200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湖南省

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方案》,全省创安工作全面启动,浏阳经验在全省推广,产生了强有力的示范效应。

浏阳创建金融安全区暨建设金融生态的经验,正在三湘四水生根、开花、结果。

3.根据调查浏阳以“富裕浏阳人民,富裕浏阳财政”的总目标的统领下,浏阳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如下:

花炮产业继续释放经济增长潜能,生物医药园和制造产业基地成为财税增长新极,新型工业财源不断提升。全市规模企业发展到599家,比去年增加100家,亿元企业预计可达30家;工业格局初步形成鞭炮烟花、生物医药、机械制造三足鼎立。全市可完成工业总产值2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38%。招商引资的强劲推动有力地培植了税源,2006年共引进项目298个,到位资金45.8亿元,其中外资4136万美元。投资拉动的大突破,也是我市实现预期财政收入目标的重要动力,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亿元,比去年增长21%。三产活市也使得财源质量不断提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全年共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

五.实践调查:

查阅以往的浏阳风光的照片和现在的浏阳风光做比较:

以前的浏阳小镇::

现如今的浏阳:

六.调查报告总结:

近年来,浏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国民经济步入快车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朝阳这个小小的城市在党领导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到小康生活,矮平房到高楼大厦,黑白电视变彩电,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解温饱问题,还注重精神生活。

浏阳取得辉煌成就:

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3、工业经济迅速崛起,重点产业贡献突出。

4、固定资产投资硕果累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5、流通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6、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金融信贷日益活跃。此外,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卫生医疗条件显著改善,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我们武平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出一个美好的新生活。

七.调查报告体会:

作为一名大大学生,这是我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学期,而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进入社会,靠自己的力量做一点事;第一次尝试在去有意识的完成一个课题;第一次去做一些调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情;第一次体会大家一起用心,劲往一处使,努力完成调查。总之,参加这次社会实践,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体会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日益优越,更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惠对家乡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对于自身,不仅丰富了阅历,增加了经验,还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篇5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13日共3天

一、调查目的:

探究淮安未来几年的变化,看是否合适我们毕业以后是否能留在淮安发展

二、调查内容:

我的家乡位于江苏省的一座美丽迷人的城市——淮安,3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滋润了大江南北,在这一浪潮下,淮安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淮安是中国运河之都。京杭大运河自隋唐开通之后。即成为运输主动脉、经济大通道。淮安位于大运河中段,是纯粹因运河而生、由运河而兴的城市。从隋唐到明清,这里一直是南北漕运的枢纽,明清时期由于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都驻节在淮安,使之成为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河道治理中心和淮北食盐集散中心,商贾云集,盛极一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淮安是风光秀丽、景点众多的旅游城市。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达60多处。有烟波浩淼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和正在申遗的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有“明代第一陵”之称的明祖陵,有被誉为“江苏九寨沟”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盱眙第一山,有农业观光好去处金湖万亩荷花荡。淮安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众多,文通塔、镇淮楼、韩信故里、水下泗州城、明祖陵、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特别是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遗物陈列馆等历代名人的故居遗迹分布境内。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纯朴自然的山水风光构成了一幅风光秀美的画卷。我们学的是酒店管理,旅游的发展能带动酒店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在淮安本地更好的发展。淮安的城市建设,农村建设,社会事业都需要进一步发展。

三、调查结果

一、城市建设

生活了20年,我感受最城市面积明显扩大了,小几条宽广的马路,一到下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淮安出现了好多高层建宽又广,公交车的环境明边的绿化搞得非常好,像市,淮安已光荣被评为深的是,淮安的时候,没有雨天,路滑给不便,现在,筑,条条马路显改善,马路一个园林城“国家级卫生城市”,这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骄傲。淮安市中心也比以前繁华了许多,记得还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淮海广场那儿新建了地下商城,能在淮海广场的喷泉旁拍照是小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后来,铂池山公园建成,现在金马、沃尔玛又相继落户淮安,富士康集团也来淮安安家,这些更进一步促进淮安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城市的扩建,身边的这些变化让每一个淮安人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创造的成就。

二、农村建设

近年来,淮安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城乡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农村,原来是草房居多,后来是瓦房居多,改革开放后的近几年提出“建设农村”,许多两层小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路边排成一排,放眼

望去,宛如一座美丽的商业街,这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这一切是由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措施,通过加强培训、成建制输出等办法,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据统计,3年间全市新增劳动力转移30万人,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92万人,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目前已培育出市级以上龙头加工企业40户,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1个;优质稻米、蔬菜、生猪、家禽、水产、林木等优势产业形成支柱,建成淮安农业科技园和2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园,通过省级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84万亩,拥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志318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迅猛发展,全市已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26个,农民经纪人12.5万人。这样的举措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是党的正确领导促进了淮安农村的发展。

三、社会事业

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事业上,淮安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资料显示,淮安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六大工程”,并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科技洽谈会,签约项目429个,其中超亿元项目42个。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全面完成了165所农村初中“四配套”工程,启动了452所农村小学“四配套”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共免收学杂费1.83亿元,惠及中小学生65.6万人。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达345.4万人,参合率达96.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居苏北第一;建成市妇幼保健中心母婴大楼,完成市四院病房楼、急诊楼新建主体工程;新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2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300个。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组织开展了首届“农民读书节”,建成“农家书屋”80个,完成市博物馆改扩建和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新陈列馆主体工程,有线电视行政村开通率达93%。

四、调查总结

淮安的发展很快,设备很完善,跟我们的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我们现在只是学的是理论知识需要实际行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会掌握在服务过程可能会遇到特殊情况,自己会用心去处理这些意象不到的事情。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篇6

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12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2358人,非农业人口104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河沟面积3000亩以上,村集体收入18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6480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6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

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现在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现在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v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应该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创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经济困难申请书范文5篇

经济困难生申请书8篇

村集体经济破零汇报材料5篇

经济演讲稿7篇

大学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补助申请书8篇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心得体会6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精选7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7篇

社会实践报告个人小结8篇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报告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790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